图书前言

再版前言

本书是在2011年出版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ISBN 9787302246077,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基础上,根据2005年教育部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修订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众多使用本教材的师生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进行修订的。修订后的教材仍然坚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难度适中,利于创新的原则。

考虑有些院校的一些专业不开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而是直接开设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次修订增加了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基本知识的内容,同时对第一版其他章节的内容也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这样使得本教材的内容更加完善、合理,也为使用本教材的读者带来了很大方便。由于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学生需要做大量的练习,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的内容,因此本次修订增加了大量的习题。同时书后增加了习题的参考答案,方便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另外,在每章的结尾都增加了小结,与每章开头的教学提示、教学要求前后呼应。这样教学提示会给读者一个启示作用,教学要求能使读者更好地把握每章的重点内容,小结能帮助读者归纳重要的知识点和结论,使得本书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本书由李雪飞主编并统稿。其中第1~6章和附录由李雪飞编写,第7章由王海军编写,第8章由张贺东编写,第9章由崔永刚编写,第10章由戚基艳编写,第11章由王铭杰编写,参考答案由对应每章的作者合作编写。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曾得到许多专家和同行的热情帮助,并参考和借鉴了许多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表的文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或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

为方便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任课教师授课,编者还制作了与本书配套的电子课件。需要者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上下载。

编者

2016年4月

前言

2005年,教育部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持修订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再次强调了本门课程的性质是“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其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因此,作者编写本书的原则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难度适中,利于创新。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EDA技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数字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得到广泛应用。为此,本书在介绍了经典的数字电子技术理论之后,简单介绍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现代流行的数字系统设计工具——硬件描述语言(VHDL语言)以及用VHDL语言设计常用数字单元电路的方法,并且在附录中简单介绍了EDA工具软件MAX+plusⅡ的使用方法,使得本书内容全面、体系完整。学生在已经掌握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后,再学习用VHDL语言开发设计数字系统,这样安排体例合理,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读,而且也方便各个学校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

本书在每章的开始安排了教学提示和教学要求,给读者一个启示作用,并可更好地把握每章的内容。每章的后面都附有相关习题,方便学生检验对每章内容的掌握程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由李雪飞主编且负责全书统稿。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陈锦生、李方明、张明、张欣、刁芬、于洋、任苹、孙海静、李华玲、于荣义、董燕妮和王丹萍。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曾得到许多专家和同行的热情帮助,并参考和借鉴了许多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表的文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或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

为方便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任课教师授课,编者还制作了与本书配套的电子课件。需要者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上下载。

编者

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