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规划教材

编委会主编: 

陈燕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副主编: 

孙全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二处处长

马克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二处副处长

孙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二处副研究员

编委: 

寿晶晶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二处副研究员

彭齐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光电技术发明审查部副调研员序言

在全球科技革命大变革的背景下,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驱动全球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关键动力,专利的战略性布局、储备与运用越来越成为各国企业抢占产业价值链高端、获取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运用专利大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产业、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深度挖掘、提炼的专利竞争情报,能够帮助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准确认识自身所处的产业技术竞争环境及专利竞争格局,在更加“透明”的竞争景框中前瞻做出科学决策。广大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愈发认可和重视专利情报在技术竞争中的引导和帮助作用。专利分析师作为一类新兴职业,越来越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国内业界的关心与关注。

201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专利信息分析从业人员纳入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的子分类中。这标志着专利信息分析从业人员的职业身份在国家职业分类体系中得以确认。2015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开发利用,这也进一步使得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专利分析与利用的重要作用得以凸显。

尽管近年来专利信息分析的知识在国内快速普及,但是专利分析方法差异大、操作流程不尽规范、分析水平参差不齐、高端分析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利分析结论和措施建议的准确度、完整度、可信度,制约了专利信息高端分析对于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积极效果。

为了引导国内广大专利信息分析从业人员全面、规范地掌握专利信息分析基本技能和操作实务,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本着源于实践、服务实践、指导实践的精神,在全面总结多年重点产业重大技术领域专利分析预警和专利导航项目实战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和提炼了内容完整、流程清晰、简捷可行、易于再现的专利分析实务精华,精心组织编写形成本书,以期与国内关心、关注和从事专利信息分析的各界人士共同分享。

本书不仅提供了专利信息分析方法和流程的指引,而且提供了运用专利信息分析研究产业发展路径的指引;不仅设置了从基础模块到高级模块再到特需模块的专利信息分析系列进阶,而且基于实际项目提供了若干专利信息分析案例作为研究学习和实际操作的实例以供参考和借鉴。我们希望本书能够分模块引导读者全面掌握专利信息分析系列进阶实务,促使广大读者真正成为科研决策的指挥员、科研过程的领航员、科研应用的护航员、市场竞争的战斗员。

本书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三级研究员陈燕副主任组织编写,她不仅牵头设计了全书的研究框架,还作为主要执笔人撰写了第1、2、4、5章的主要内容。参与本书编写的还有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二处处长孙全亮副研究员(第6.1节、第6.2节)、研究二处副处长马克副研究员(第3章,第6.3节,案例1)、研究二处孙玮副研究员(第2.2.1节、第2.2.3节、第2.3.4节、第4.4.10节,第7章)、研究二处寿晶晶副研究员(第1.3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光电技术发明审查部彭齐治副调研员(第2.2.2节,7.2节)等一批具有丰富专利信息分析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员。全书由陈燕和孙玮负责统稿。

本书不但可以作为学习专利信息分析操作实务的入门教材,而且可以作为专利信息分析从业人员进行专利信息分析、组织项目实施、推进项目应用的实务手册,更可作为广大科研人员运用专利信息分析辅助技术进行研发、创新的参考指南。

本书的顺利出版离不开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领导以及业界有关专家的关心和支持,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限于本书编写人员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敬请广大业内专家、读者不吝指正!

作者

2017年7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