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检测技术作为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一起构成信息技术的完整学科。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均以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为中心,而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技术之一。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先进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系统成为引领与衡量各个国家迈向高度现代化的支撑性技术之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正成长为自动化系统、物联网与信息域等的源头与基石。“没有传感器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根据国家相关发展规划,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相关内容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到2020年,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将有一系列产品在微型化、集成化、无线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与此同时,它对人才培养的内容和目标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一门适用广泛的专业课程,传统教学由于过于注重理论性,导致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佳。本教材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应用,分为上篇 、中篇和下篇三部分,共九章。上篇为基础与发展介绍,包括传感技术基础知识、现代传感技术概述; 中篇为项目制作篇,包括电阻式与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电感式与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压电式与磁电式传感器的应用、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半导体式传感器的应用、辐射与波式传感器的应用,每一个项目均从知识能力、技能能力、综合能力三方面进行培养,并根据任务单和考核标准进行综合评价; 下篇为综合设计篇,主要作为课程设计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课程报告撰写能力。
本书充分考虑了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具体特点如下。
(1) 面向创新教学。围绕高职高专课程教学改革,针对每一类传感器的应用,介绍相关知识点,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重点突出,应用性强。
(2) 精选教学内容。立足基础理论,面向应用技术,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统一。
(3) 力求实用简单。第3~8章所选项目均为传感器基础应用项目,电路制作简单,易于实现,直观性强,效果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突出系统应用。第9章课程设计项目均为综合实训项目,系统培养性强、作品实用性好,能积极引导学生开拓项目设计思路,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5) 注重能力培养。每个项目均通过任务单和考核标准,实施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和中职教育的机电一体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学生和从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有关技术人员参考。课程标准学时为72学时或54学时,教学过程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学。
本书由林若波主编和统稿,其中第1、3、6、9章由林若波编写,第2、4、5章由陈耿新编写,第7章由姜世芬编写,第8章由陈炳文编写,张柏畅等参与部分章节的图文编辑与排版工作。
本书由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桂雄教授主审,对本书的总体结构和内容细节等进行了全面审订,提出许多宝贵的审阅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指导和支持,对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表示真挚的谢意。同时,对本书参考文献中的有关作者致以诚挚的感谢。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内容丰富、应用广泛,传感技术处于不断发展进步中,本书的出版是我们在此领域的一次努力尝试。限于自身的水平和学识,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诚望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修正。我们的电子邮箱是: jylinrb@jyc.edu.cn。
作者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