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光电子学是以光频波段的电子学效应基本理论和应用原理为研究对象,由近代光学与电子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

本书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光电子学课程的教材,主要讨论光的本性以及光的产生、传输、探测、成像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事实上,光的传输、探测和成像过程均会涉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但很多情况下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这些过程,以致往往不太关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当强调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更应注重的是光与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主要是原子和分子等的相互作用。而在考虑辐射与原子和分子的相互作用时,只有当光的电场强度可以与原子内部的平均场强相比拟时,这种作用才是明显的。鉴于后者的典型值具有1010V/m的量级,所以,迄今为止,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只有较强的激光。由此可以看出激光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在光电子学领域的重要性。

本书在讨论光本性理论的发展(第1章)、光辐射与辐射源(第2章)、光传输与传输介质(第5章)、光电探测与探测器(第6章)及光成像与成像系统(第7章)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几种当前备受关注的固体激光器(第3、4章)及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第8章)。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承蒙周寿桓院士的指导,从立项到出版始终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与信息分社电子信息教材事业部梁颖主任和曾珊编辑的大力支持,曾珊编辑为图书的出版做了很多极有帮助的工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书的录入主要由作者的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完成,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书中错误和欠妥之处,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