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工业控制网络实现工业控制的自动化,成为当今控制领域的热点之一,对该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目前,监控系统采用的网络主要有串行通信(如RS232C、RS422以及RS485)、现场总线以及工业以太网。本书着重介绍了这几种通信方式,希望能帮助读者对网络化监控技术有一定的认识。

全书共分为7章。第1章主要对数据通信中涉及的性能指标、编码方式、传输方式、传输介质、网络结构、访问控制、差错校验、参考模型等进行概述。第2章介绍了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概况和基础技术,包括分布式控制器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工业控制网络架构、输入输出接口、抗干扰技术等。第3章重点围绕同步和异步串行通信方式展开了详细的讲解。第4章介绍了现场总线中的CAN总线的通信方式、协议规范和硬件产品。第5章分层介绍了工业以太网的结构模型及相关技术,包括VLAN技术、冗余技术和时间同步技术,并重点讲解了Modbus这一应用层协议规范。第6章分别介绍了CAN与RS232、以太网与异步串口、CAN与以太网三组异构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第7章从船舶监控系统的角度,介绍了相关的硬件及软件。

本书第1、6章由王黎明编写,第2、3章由闫晓玲编写,第4、5章由黄磊明编写,第7章由黄海编写。全书由王黎明统稿。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中英文资料,包括协议、手册等。本书作者都属于海军工程大学智能工程系的一个课题组,书中内容是课题组多年在网络化监控技术的开发、应用方面工作的积累和总结。除本书作者外,同一教研室的王新枝、左文等也对本书的编写工作做出了许多贡献,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发展也很迅速,不断推陈出新,网络化监控技术不断更新,因此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