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因为管理者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使其成为难以驾驭的“鸡肋”,甚至引发员工的抵触而导致业绩下滑。事实上,对于何为绩效、绩效指标应当如何设计、绩效管理实施的关键是什么,大部分管理者和员工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更多的是凭借经验和感受去做,以至于落入绩效管理的误区不能自拔。移动互联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强势登场必将引发中国绩效管理学习与实践领域的深刻变革。唯有不断创新,方能处变不惊。虽说当前国内绩效管理方面的图书种类繁多,但是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生活化、工作场所团队化、学习方式电子化等特点,并将其融入教材编写的情况还是为数不多。鉴于此,我们编写了本书,不仅要帮助企业解决绩效管理方面的问题,还要提供系统的绩效管理知识,清楚绩效管理是什么,如何实施绩效管理,以及如何防范绩效管理的偏差。

本书以绩效管理的流程和考核技术介绍为主线,从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绩效结果应用五个方面讲解了绩效管理的流程,按照系统和非系统的分类阐述了绩效考核技术,其中,非系统绩效考核技术包括报告法、比较法、行为锚定法等,系统的绩效考核技术包括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计分卡法等。

本书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知识融会贯通与能力塑造提升相结合。本书各章大量使用案例和知识链接,扩展了理论知识,每章的团队演练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完整的模拟实践环节贯穿了整个绩效管理的流程,贴近学生实际,其反复操练绩效考核技术的形式,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

第二,理论的系统性和丰富性。本书以“理论—工具—演练”为思路,有步骤、有层次地引入绩效管理的系统知识,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工具和演练的详细介绍,还采用知识链接的形式拓展了很多相关内容,使读者对绩效管理的理解比较透彻。

第三,关注独立思考和成果分享的有机融合。无论是在大学课堂上还是企业管理实际运行中,都重在培养质疑、批判与探索精神,通过独立思考、团队分享,促进创新思维和成果的展示。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多处涉及思考空间,以开放的视野推动读者自主探索,并且将成果分享纳入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辩证分析,思维共振,培养创新意识,完成创新的积淀。

第四,强调工具价值与实践价值并重。针对绩效管理的实践需要,本书提供了一系列诸如绩效考核指标的选取、考核权重的设计、绩效计划的制订、绩效反馈的技巧、绩效考核技术的应用等分析工具、表格和流程图,可以直接应用和迁移到绩效管理的现实情境中,对于一线的从事绩效管理的管理者来说,有很强的工具价值。

本书适合普通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师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企业的绩效管理咨询和培训的指导用书。

本书由湖北工程学院的兰兰博士负责整体构思和统稿,其中,第一、二、三、四、十章由武昌理工学院的李彩云老师负责编写,第五、六、七、八、九章由兰兰博士负责编写,特别感谢的是邱婵、刘锦源、王玮琨、赵自妍同学为本书的撰写付出的辛勤劳动。本书的写作参考了许多论文和著作,在此,谨向这些书籍和论文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大多数参考文献已列于书后,如有疏漏,希望原谅并给我们反馈。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杜春杰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限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本教材还配有教学或培训使用的精美PPT课件,也衷心希望各位读者朋友通过本书与我们开展绩效管理的思想讨论和经验交流,反馈意见可发送至870829610@qq.com。

                                         

                兰  兰  

                                                              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