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随着Internet在全球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计算机网络的全球互联趋势越来越明显,其应用范围日渐普及和广泛,应用层次逐步深入。国家发展、社会运转以及人类的各项活动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应用的逐步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越发突出,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不断受到侵害,侵害形式日益多样化,侵害手段和技术日趋先进和复杂化,已经严重威胁到网络和信息的安全。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便用户共享;另一方面,资源共享度的提高也增加了网络受威胁和攻击的可能性。事实上,资源共享和网络安全是一对矛盾,随着资源共享的加强,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已成为当今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

网络安全指网络系统的软件、硬件以及系统中存储和传输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网络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从其本质上讲,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为了保证网络上信息的安全,首先需要自主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其次需要互联的安全,即连接自主计算机的通信设备、通信链路、网络软件和通信协议的安全;最后需要各种网络服务和应用的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网络安全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发展很快。为使读者全面、及时地了解和应用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掌握网络安全的最新实践技能,编者在本书第2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补充。本次修订,保留和强化了实用性、体系结构、主线示例贯穿等特色,同时优化内容,淘汰陈旧知识、加入了当前最新的网络安全理论与算法;进一步扩充了网络安全实践的相关技术细节,并从知识内容优选、示例更新、实验体系扩展等多个方面进行修订,完善了理论教学内容,充实了实验指导。使得学生在系统学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并掌握常见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本书以网络面临的常见安全问题以及相应的检测、防护和恢复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安全技术及其应用。全书共〖1〗计算机网络安全前言[3]〖3〗11章,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密码学、消息鉴别和数字签名、身份认证、Internet安全、恶意代码及其防杀、防火墙、网络攻击与防范、虚拟专用网、无线网络安全、移动互联网安全等。希望通过本次修订,能够反映网络安全理论和技术的最新研究和教学进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网络安全相关理论和技术,帮助读者建立完整的网络安全知识体系,掌握网络安全保护的实际技能。

本书内容完整,安排合理,难度适中;理论联系实际,原理和技术有机结合;逻辑性强,重点突出;文字简明,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大专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管理人员、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在本书的修订编写和申报“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鉴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错误和不当之处,殷切希望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并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作者的Email为ylyao@nusit.edu.cn。

本书配套课件可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http://www.tup.tinghua.edu.cn下载。

编者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