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译者序:你好,未来新世界

“效率是组织的魔咒!”

“成长是一条通往绝望的彩虹!”

哎哟喂,听听杰森“狐狸”的这些论调!难怪他一开始就给读者打个预防针,说什么这本书中里面充满了悖论,这本书里兜售的点子本身就是个大悖论,所以整本书也是一边批着悖论,一边行着悖论。他甚至还说:“嘿呦呵!你可不要想成功,别提什么竞争,别讲什么输赢,这些都危险极啦!”

杰森“狐狸”一定不知道,在咱们这里,有那么多优秀的企业把“成为客户首选”“成为行业第一”“要做就做头牌,只做No.1”作为组织愿景高悬在会议室中那一面大墙上。释放出这些言论的他,在咱们这里,可得小心被追着打。瞧,感觉到了吧,你得要有个好“胃口”,才能好好享用他的知识盛宴。(我猜,如果杰森知道我用知识盛宴来形容他的内容,肯定会跟我急赤白脸。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家伙看不得什么定式,在他眼里,知识大多是暂时的,或者也是分分钟被推翻的态势,说盛宴可能是因为不及时吃的话,很快就会变味馊掉吧。)

话又说回来,当你真正翻开此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很多思考是如此的真实,他把那些似是而非的理念摊开给我们看。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那些既定的规则显示出的无奈多于指导,所以要以一套悖论探索新世界:要获得确定性,就必须接受迷茫;要建立信念,就必须接受怀疑;要取得进展,就必须避免急功。

避免急功? 这让我想起以前在国内一家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做的人才发展项目。当时分享的是变革管理的主题。其中一位中层管理者对那些变革失败的企业案例嗤之以鼻,这位先生有一套精致的开篇语:“不是的,老师,我们公司不是这样的,我们之所以成功呢,是因为这样这样这样(大致是说我们的公司很敏捷、很迅速、很平等、很活力、很现实、很内驱、很一无挂虑)”。然后,另一位已经沉思很久的同学站起来,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您觉得,我们这些互联网公司和您咨询过的那些大型的传统企业相比,在变革的挑战上,有些什么不同呢?”

中(四声)!超级可爱的一个问题!我当时真是语重心长地说,传统企业最大的变革挑战是他们的组织文化,他们因为自己过去的各种优势,比如国家的支持,有制度的保障,曾经领先的技术等,一直活得不错,因此在文化上积累了天然的优越感,失去了锐意进取的动力,久而久之就肌肉松弛,缺乏创新能力啦。而这些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需要警惕的是正在滋生的组织傲慢。当一个组织发展强大起来之后,随着组织自豪感衍生的,就是组织傲慢,这会让人缺少反思的意愿。

如果是现在,我会打印杰森“狐狸”这本书里的衰败彩虹,然后指给他们看看:“喏,这是在前方等你们的厄运,你们现在已经走到这里。”杰森“狐狸”的想象力好丰富啊!他在书里运用的丰富的隐喻让你根本看不出什么理论,却让你对这个新世界新游戏理解得那么透彻。你一定得听听他的“胡说八道”。杰森“狐狸”可不仅仅是给你描绘了一个完全没办法定义输赢的疯狂世界,把你往里面一扔就完了,他给了你很多探索前行的办法。小时候一定读过童话故事吧。有人为了引导在森林里迷路的人,隔几步放一个小石子,希望见到的人能沿着这些线索走出迷宫,想起来了没?杰森“狐狸”在他的书里埋了很多这样的小石子,从探索的方法到走出自己的英雄之旅,不知不觉中陪伴着你走了一程。

更别说杰森“狐狸”的笔锋和性情,那也是本书的大看点!你一定读过他的那本中英文都很畅销的小黄书《重新设计工作》(别告诉我你没有,赶紧看看看),他用轻松的笔触把这个世界的运作写成一个游戏,一个无限的游戏,而他描述世界的方法和语言就好像是在这个大世界里涂鸦的孩子,真诚、坦白、质朴,书里也有涂鸦,想象力丰富、独特而充满了启迪和趣味。在这本书里,他的语言是一如涂鸦,而真真实实的涂鸦也有一图胜千言的意境。面对即将开始的知识盛宴,准备开动吧。

 

 

前    言

几乎每一本关于领导力、战略和动机的书都在强调有明确的目标或者未来愿景是何等重要。

然而,直觉却告诉我们,这种立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诚然,这种观点在短期内可能有一定的作用,而且企业也需要目标。如果要激励一群人朝着特定结果努力,那么有明确的目标或者愿景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喜欢目标,因为目标可以消除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焦虑,给我们一个努力的方向。明确的目标还可以逆向拆解,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包含明确里程碑和可执行步骤的路线图。利用过去的经验来提高绩效,优化体制以提高效率。目标很容易实施和激励,而大量的先例则可证明其效力。

但如果你不知道企业未来要面临的是什么,如果你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果你只有一个模糊的直觉或者隐约感觉需要改变些什么,该怎么办?是坐等事态明朗,还是凭空制定一个目标并强行赋予其确定感?

更糟糕的是:如果你在经历了一连串的胜利之后却发现自己的企业已经落后于时代该怎么办?

这是许多企业领导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侧重于明确目标和运营的领导方式的根本性缺陷。

这种处境之艰难不言而喻。我们不能只是坐等事态明朗。同样,我们也不能明知未来有无限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还强行制定单一的、明确的未来愿景。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

引领探索

本书介绍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企业策略制定和领导方法。我不想称之为“替代方法”,那样有夸大其词的嫌疑;它更像一种补充:开拓型领导。

开拓型领导不只是在现有的卓越运营范畴内发挥作用(逐步优化商业模式以满足客户需求),而是要引导你开启探索。这种探索可以让我们系统化地探究复杂的、不确定的未来。我们不必设定目标,寄希望于某种特定未来的出现,相反,我们可以去探索多种未来可能性,做好积极的战略准备,利用好每一种可能。

这种连续的、动态的方法会借助可行的替代方案丰富企业策略和领导力。这些备选方案使企业领导者能够于变化中降低风险、获得战略优势并确保有意义的进步。这听起来是不是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其实不然。

开拓型领导无论起步还是坚持都极具挑战性,特别是与偏向速战速决以及审慎和可预测性的既有方法相比时。但是,如果我们能突破自己的惯性思维,开拓型领导可以让企业领导者有机会获得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东西:长久与时俱进,基业常青。

本书阅读指南

引领探索本质上是动态的和非线性的,而书是静态的和线性的,这是我在写这本书时所面临的最大矛盾。在探讨这一概念时,我们没有条件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用各种肢体语言进行生动的对话(至少现在不能)。静态和线性是书的本质,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我必须要用看上去符合逻辑的顺序来安排书中的内容。

为此我放手一试,结果尚可,但不算完美。在阅读本书时,你可能要前后跳转,交叉阅读。 为方便大家,下面要提供本书各部分的内容概要。

第Ⅰ部分“惯性思维与衰落厄运”定义了本书背后的“为什么”。是的,我首先采用了构建问题及上下文的经典方法,即所谓的“建设性不满”。在第Ⅰ部分中,我们探讨惯性思维、效率的魔咒和进步的幻觉。我们还会审视企业的惯性发展曲线,探究原本辉煌的企业为何突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如果你想直接看本书的要点,可以跳过第Ⅰ部分,但是不建议这么做,因为我讨厌刻板乏味的官方语言,所以会在故事中使用大量的比喻。比如,本书中的一个重要比喻“难以逃脱的厄运海怪”就出现在第Ⅰ部分,你一定不想错过这一内容。

第Ⅱ部分“探索的召唤”阐述了“做什么”,探索增强战略。这是有意义的进步和长久与时俱进的基础,也是本书的主旨:提供一种以开拓性领导为手段增强企业战略的方法。第 5 章中的模型对此进行了总结,在此特别提示: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感觉自己思路混乱,请回到第5章。

第Ⅲ部分“酝酿备选方案”包含了集中探讨“怎样做”的前几个章节。这可能算是本书中最有难度和最矛盾的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会探索无限复杂和不确定的未来情景,并将其与现有的商业原理进行对比,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协调因素。 这些不协调因素之中可能潜藏着替代方案,也许会对你的企业有战略价值的新途径。我们要把这些方案收集起来。

第Ⅳ部分“精心设计实验”把我们的重点从开拓性思维转向开拓性实践。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会探讨如何支持实验以加强学习并获得战略洞察力。我们的战略备选方案正是通过其进行验证。

第Ⅴ部分“增强探索战略”把我们带回到比较熟悉的经营领域。在这部分中,我们会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在开拓性工作中得到的可行备选方案来增强现有的企业战略。这正是我们保证长久与时俱进的方法。

第Ⅵ部分“取得进展”是我们不屈服于“进步的幻觉”(即受困于繁忙工作的倾向)的结果。这一部分为想把有意义的进步变为“新常态”的企业领导者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见解。

第Ⅶ部分“开拓型文化”是非常有趣的一个部分。在讲解了探索增强战略模型的每一个象限之后,我们把注意力转向可以用来引导有意义进步的仪式,包括个人层面和团队层面。仪式可以帮助你把开拓型领导力融入职场文化。

最后是本书的一个简短结语。读完本书后,如果发现存留的疑问比得到的答案更多,那就太好了,这便是我给你的礼物。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启这场奇妙的英雄之旅吧。

致谢

在这里,我要对在本书创作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人致以最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没有他们,就不会有这本书的诞生。

首先,我要感谢在我之前的所有作者和思想领袖。写书这一过程,要求作者必须专注到极致。这些过去的冒险家们勇敢地深入怀疑、不确定性和矛盾,为我们今天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知识。他们是伟大的先驱,我要向他们致敬。

我还要对Wiley的工作伙伴表示感谢。感谢克里斯汀独具慧眼,发现了这本书的价值,并给予我信任。感谢英格丽在每个阶段所提供的支持。感谢克里斯和爱丽丝完美的收尾工作。如果没有这些支持,我都不知道这本书能否顺利出版,我可能还在边写边摸索吧。

我想给超酷的主编夏洛特一个大大的“熊抱”。我一开始担心我写的那些幽默小段子会被改得面目全非,结果真是出乎意料。夏洛特用细致、睿智和有效的编辑技巧让这本书读起来既有道理,又让人觉得轻松愉快。还要感谢杰克和梅尔提供的编辑支持。

我有一些伙伴对我的思想颇有影响。在此特别致谢,排名不分先后:马特•丘奇、彼得•库克、戴伦•希尔和艾莉森•希尔夫妇、詹妮佛和杜格尔•杰克逊夫妇、阿曼莎•因伯、肖恩•法布里、威尔•黛尔、丹•格雷戈里、基兰•弗拉纳根(如果有忘记提到的人,我在此深表遗憾)。他们本身都是非常优秀的思想领袖和人才。

我有幸能和一些顶级的客户合作。特别感谢墨尔本大学职场领袖中心、彼得、莎拉及其同事,你们是真正的传奇,你们的支持大大丰富了这本书的内容。爱你们。

我还要感谢 99u.com(这是一个诞生各种奇思妙想的世界)的管理者和投稿人,我所获得的信息一部分来自你们。

我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家人,他们在我写这本书的过程中给予我极大的耐心和体贴。在你们的婚礼和生日宴会上,我沉默得像个影子,甚至在晚餐时也写个不停,即便如此,你们仍然爱着我,愿意和我在一起,谢谢你们。

感谢 Industry Beans、Everyday Cafe、Hammer & Tong 以及墨尔本所有好咖啡馆的全体员工,你们给我的写作带来了神奇的力量。还要感谢我家猫大人N,是它提醒我不要忘记眼下的生活(这家伙现在正坐在我的腿上)。

我非常感谢购买我第一本书《重新设计工作》并把它送上热销榜的每一位读者。是它给了我信心来写这本你正在读着的书。我还要特别感谢在网上留下好心评论的人,当我疑虑重重的时候,这种反馈让我兴奋不已。我还要感谢所有订阅我的museletter以及参加我们活动的人。我爱你们。

是的,还有两个特殊人物是我最想感谢的。

首先要感谢我的业务经理比翁卡。有你是我的幸运。在我们如此动态化的业务中,你不仅能掌控住所有负面因素,还让我们所有的客户得到全面的培养并感到快乐。我喜欢你积极的同理心、策略和直觉,你能让美好的事物愈加美好。感谢你所做的一切!

最后,要感谢我亲爱的金(dangerlam),是你给予我最大的支持。你是黑暗中的光,在忙乱不堪的日子里,是你让我挺直了脊梁,令我坚强。没有你,我无法做到这一切。我很感激能与你相伴此生。感谢你为这本书创作的精美插画。你是我最纯奇迹、领悟与喜悦!

对了,还要感谢我亲爱的读者,感谢你们能有如此的好奇心读到这里。我喜欢你们这样的人,你们都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