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C语言是现代最流行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它既具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优点,又具有低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既可以用来编写系统程序,又可以用来编写应用程序。C语言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软件开发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语言,也是理工科专业学习和研究活动的首选语言。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等教育界逐渐形成一股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国内高校近年来纷纷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强化实践环境,因为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来说,迫切需要一套适合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实践,强化应用,符合应用型高校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
本书依据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需要,根据应用型高校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由在教学一线多年从事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和教育研究的教师编写而成。在编写过程中,课题组教师将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融入知识系统中,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在内容编排上,采用案例驱动模式,通过由基础学习案例到技能训练案例的讲授、实现,将C语言基础知识和编程技能以及计算思维方法,根据程序开发的需要重新选取、序化,并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的内容融入其中,实现了将“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将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更愿意接受的做任务、项目的过程。
本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为基本目标。学生经过一学期的系统训练后,能基本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的编程思想、思维方法;能应用C语言独立编写简单的程序;能应用C常用函数编写程序界面;能应用C语言中的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位运算和文件,编写高质量的程序;使学生遵循程序设计规范,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VC++6.0作为实训环境,强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掌握调试程序的方法,通过调试理解C语言程序运行的过程以及C语言的语法规则,为后续的课程学习、计算机等级考试及其他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书的突出特点包括: 通过典型案例和综合应用中的一个真实项目,实现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针对重视实践、强化应用的教学要求,以“学习案例”作为整个教学内容的编写线索,在重视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兼顾其对理论知识的需求;通过“课外提升”部分的内容,既方便教师因材施教,也方便学生查阅相关内容。
本书始终以“重视实践、强化应用”为导向,在案例讲解过程中,突出问题的解决过程,引导学生遵循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代码的步骤,学习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突出实际的编程能力。在习题的设计上,不仅满足等级考试的需求,而且强化实践动手的能力。本书内容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突出重点,重在应用,不仅可作为应用型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还可作为备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的教材和参考书。
本书由张俊林主编,李清霞、林显宁、江涛、宗维玉任副主编。项目1、项目2和项目7由张俊林编写,项目3和项目4由林显宁编写,项目5和项目6由江涛编写,项目9、项目10和项目11由李清霞编写,项目8由宗维玉编写。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书在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和编者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及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相关书籍和文献,还引用了一些网络资料,在此对所参考、引用资料的作者和机构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