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已日趋成熟,现代投资学理论与实践在我国得以飞速发展,并逐步占据现代金融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尤其是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证券市场投资。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投资风险与理性投资更凸显其重要性。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国内各高校开始逐步将投资学列入金融学、金融工程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笔者从事投资学的教学、科研与实践活动已近十年,基于对现代投资学范畴的理解,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教材,主持编写了这本适合目前中国现状的投资学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资产组合理论、资本市场均衡理论、证券投资分析、金融衍生市场投资分析、基金投资管理与绩效评价等。在本书的设计上力求做到由浅入深、突出案例、涵盖历史,以国际视野讲授投资学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动态。

本书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结构清晰。全书共分6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第1章和第2章),作为投资学的基础部分,本部分以学习和理解投资学这门课程的起源、发展和应用环境为主,主要内容包括介绍投资环境、金融市场与投资工具等。第二部分:均衡资本市场与资产定价理论(第3~6章),主要内容包括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与风险效益的多因素模型及有效市场理论等。第三部分: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分析(第7~9章),主要内容包括债券的价格与收益、利率的期限结构及债券资产组合的管理等。第四部分:股票市场投资分析(第10~13章),主要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及行业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股票估值模型、行为金融学与股票投资技术分析等。第五部分:金融衍生市场投资分析(第14~16章),主要内容包括期权合约投资分析、远期合约与期货合约以及期货与互换实务等。第六部分:应用投资组合管理(第17章和第18章),主要包括投资基金理论与实务、投资组合业绩评价等。本书适合作为经济类、管理类、商学类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MBA以及各种专业硕士学位的投资学基础教材。本书要依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来确定课时配置,一般而言,本科生需要64学时左右,研究生需要36学时左右。

本书之所以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顺利完成,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拥有共同理想的团队以及大家的精诚合作与共同努力,他们分别是(按姓氏笔画顺序)马可为、王一恒、王建飞、王硕鹏、白云、白雪、朱孝祯、孙吉喆、李文凯、李建、何建军、张梦娇、周有慧、洪吉顺、郑巧姗、程九思,在此,对他们脚踏实地、努力进取的工作态度和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感谢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的李俊江院长、王倩老师、马春文老师、丁肈勇老师以及吉林大学商学院的丁志国老师,因为是在他们的鼎力支持下,本书才得以顺利完成。此外还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对于本团队的信任,以及陆浥晨编辑等编审人员的辛勤努力和宝贵意见。

本书受到“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广泛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投资学的教材、专著和论文,在这里也向有关作者和译者一并致谢。

在本书编写完成之际,感慨颇多。多年来笔者虽然在教学、科研方面严于律己、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但总觉得一个有真正学问的人应该是既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又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殷切希望读者在学习投资理论知识的同时,切莫忘记积极参与投资实践活动,并借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一首诗,以求共勉。

冬夜读书示子聿

(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且时间仓促,不当和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笔者的电子邮箱为:zhoubaicheng@jlu.edu.cn。同时若有读者需要本书的教学课件(PPT)及课后习题答案,请发送需求信息到上述邮箱,笔者会及时回复。

周佰成

2012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