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书是职业教育“十三五”改革创新规划教材,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并参照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写而成。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硬件、Windows 10操作系统、Internet应用、Word 2016文字处理软件应用、Excel 2016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PowerPoint 2016演示文稿软件应用等知识与技能。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吸收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紧密结合工作岗位,与职业岗位对接;选取的案例贴近生活、贴近生产实际;将创新理念贯彻到内容选取、教材体例等方面。

本书在编写时认真贯彻教学改革的有关精神,严格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具有以下特色。

1. 立足职业教育,突出实用性和指导性,强调信息素养培养

(1) 本书内容紧扣大纲要求,定位科学、合理、准确,力求降低理论知识点的难度;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学生全面发展,适应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既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又保证学生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达到既能有操作技能,又懂得基本的操作原理知识,实现“练”有所思,“学”有所悟;基于实践先导课程理念,强调先识别,注重感性认识过程,后操作,注重动手能力培训,再归纳分析,着手理论叙述,提高理性认识,以此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体现学生的“柔性”发展需要,更好地适应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信息素养需要,适应终身学习需要,为学生工作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必要的信息处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2) 本书内容立足体现为非信息类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注重“通用性教学内容”与“特殊性教学内容”的协调配置,体现出新编教材对非信息类各不同专业既有“统一性”要求,又有选择上的“灵活性”或“差异性”,尽量满足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例如,认识计算机、Windows 10操作系统、Word 2016文字处理软件应用、Excel 2016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PowerPoint 2016演示文稿软件应用等体现为“通用性教学内容”,适应大多数非信息类专业的教学需要,而Internet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和综合实训等内容则应体现为“特殊性教学内容”, 适应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3)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标准新、内容新、指导性强、实践性强、趣味性强,尽可能多地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和指导性,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技能。

2. 以学生为中心,创新编写体例

(1) 本书遵循“项目引领”和“任务驱动”,以“创设、操作、认识、拓展、巩固”为主线,串联教学内容,体现理实一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实践操作给学生以直接认识和实际应用感觉,认识让学生增强对基本理论的了解,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2) 设置习题和综合实训,从理实两个方面巩固所学知识,降低理论难度,提高实践应用操作,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和掌握实践操作基本技能。以此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综合实训根据对口招生考试技能测试要求编写,有一定的针对性。

(3) 针对教学内容,尽量强调理论知识浅显易懂、实践操作直观明确。针对教学编排,简洁明晰,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多样。在部分教学内容、任务情境创设上极具实践应用价值,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交流与探讨,创设创新与探讨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渗透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爱国教育

(1) 体现以人为本,面向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创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

(2) 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活动中注重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生产教育及创业教育。

(3) 重视参与实践,让学生通过动手把设想、创造、发明变成现实。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才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本书建议学时为96学时,具体学时分配见下表。单元建议学时单元建议学时单元建议学时单元112单元420单元78单元210单元520总计96单元312单元614本书由段红担任主编并负责统稿,刘宏、赵开江担任副主编,参加编写工作的还有胡敏、邵曼、王晗等。其中,单元1、单元2由刘宏编写,单元3由段红、赵开江编写,单元4由赵开江编写,单元5由胡敏编写,单元6由邵曼编写,单元7由王晗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文献资料的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了解更多教材信息,请关注微信订阅号: Coibook。

编者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