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本书自2004年9月出版以来,受到高职院校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2006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省评优精品教材,2008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有的高职院校以本书为蓝本开发并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本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获得的荣誉,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

  在本书第一、二版使用期间,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调动作者及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心体会教材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匹配程度,考察教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二是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三是收集有关高职院校最新的心理咨询案例;四是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上述工作的成绩是我们了解到,高职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病例数量有上升的趋势;同时也掌握了一手资料。所以,我们决定对本书进行再次改版。

  第三版修订版我们在保持原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既努力突破以往心理学教材板着老面孔说教的局面,又力求保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使内容与时俱进。第三版修订版从内容上看,反映了2006年第二版以来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使用了权威部门公开的最新数据,选用了最新的案例、名人名言及有关图表,难度适宜,指导性、适用性、可读性进一步增强。从形式上看,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体例,设计了案例导读、心理知识讲坛、心理训练游戏、心理测试等栏目,结构与众不同。

  参加第三版修订版编写的作者具有在高职院校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经历,包括教授一名、副教授六名。作者了解高职大学生,并带着真诚的关怀和爱心,从高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对高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与性、择业、挫折的承受与应对、常见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潜心研究并撰写了本书。各章执笔者分工:第一章,王金凤、周家华;第二章,赵建梅;第三章,郑之左;第四章,李晶;第五章,张小光、郑步淮;第六、七章,董芸;第八章,柴义江;第九章,王金凤;第十章,蒋桂萍;第十一章,解光夫;第十二章,王金凤。 周家华、王金凤统稿、审稿。

  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及关心、爱护高职大学生的学生家长、广大心理教育工作者有些实际的帮助。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关心与支持,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对书中所引用资料的原作者亦表示真诚的谢意!尽管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作者已尽最大努力,但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与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周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