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关系视野下的理想中国
赵旭东
人类自从发明了基于土地产出而有的农业生产,一群人依赖于一
片肥沃的土地而世代维系并传递下来的乡村生活,便成为人类文明诸多
形态中不可多得的一种社会与文化景观或形态,并与其他各种不同的并
有其自身生命力的社会与文化形态共同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这其中最
为主要的一种关系形态便是相互之间形成的一种彼此对照的城乡关系形
态,且对于中国的城乡关系而言,二者之间从来都不是完全分离开来的,
很多时候二者恰恰相互联系在一起,是作为城乡连续的一体而存在着的。
而所有城乡关系的讨论也都离不开这个城乡连续体的存在。
一、城乡连续体
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无法找到足够多的证据用以说明,人类社会
本文的写作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村社会重
建与治理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6JJD840015)的经费支持。
最后,应该明确指出的是,从一种结论的意义上而言,城乡中国
也便是一个城乡连续体的中国。尽管从一种支配性的意义上而言,中
国的城市包容了乡村,但内涵于城市支配范围之内的乡村则从农产品
的供应上滋养了城市。因此,城乡彼此之间从其一开端便是相互连续
地存在在一起的。而一种过于极端和短视的现代都市化的城乡分离的
主张,在使历史上以及文化上连续的城乡中国变成一种断裂开来的作
为城市的中国与作为乡村的中国的二元分立。城市有一套做法,而乡
村则有另外的一套做法,甚至那种试图用城市完全取代乡村的做法,
不仅霸道,而且也缺乏一种真正的人文关怀。毋庸置疑,对于现代的
人们而言,他们需要在一种冷静的思考中去重新回归到一种城乡一体
的理想中国的轨道上来,并需要为此而做一种共同性价值的文化追
求和努力。
2018年4月12日写于四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