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各种Android程序已深入到大众生活,移动应用编程成为程序开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Android的移动网络应用编程正走向深入。正是在此背景下,本书除了介绍Android的基本知识外,还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了Android平台上的各种网络编程技术,并通过实际的应用项目作为引导驱动教学,从而让读者快速掌握移动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流程和技巧,为在“互联网+”的技术浪潮中奋勇搏击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涵盖Android移动网络程序开发的理论、实验和课程设计。
全书内容共四大部分,具体如下:
第1部分是Android程序开发基础,该部分为第1~6章,各章内容如下:
第1章介绍Android的起源、特征、体系结构,然后介绍了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及在Android Studio开发环境中使用Android,最后简单介绍了Android中的四大组件。
第2章介绍Android项目的创建、项目结构、生命周期以及Android程序的调试方法。
第3章介绍Android单一用户界面的编程,包括界面的布局、常用控件以及“移动点餐系统”中的单界面编程。
第4章在第3章的基础上介绍多个用户界面的编程,包括Toast、对话框、菜单以及不同界面间的数据传递,最后介绍“移动点餐系统”中的多用户界面编程。
第5章介绍Android数据存储和访问技术,包括SharedPreference存储、文件存储和数据库存储,并将以上存储方法应用到“移动点餐系统”中。
第6章介绍Android系统的广播消息、本地服务、多线程服务和远程服务,并将广播消息和本地服务技术应用到“移动点餐系统”中。
第2部分是Android网络编程,该部分为第7~11章,各章内容如下:
第7章介绍Socket通信和HTTP通信基础,以及如何在Android中管理WiFi。
第8章详细介绍Socket编程,从TCP和UDP套接字概念开始,逐步讲解TCP传输和UDP传输编程方法,最后介绍无线局域网中的“移动点餐系统”。
第9章介绍HTTP编程,包括HTTP协议、使用URL相关类实现数据下载的方法,HttpClient网络编程和JSON数据包传输方法,最后介绍互联网中的“移动点餐系统”。
第10章是蓝牙传输编程,主要包括蓝牙API的使用、蓝牙设备的查找与配对、蓝牙的连接与数据传输,最后通过蓝牙聊天程序实现以上知识点的综合应用。
第11章是GPS应用与百度地图编程,主要包括百度地图应用开发步骤,基础地图、百度定位及位置检索功能的开发。
第3部分是Android移动应用编程实践,即第12章,该实践由11个实验组成,分别对应理论部分的11章,通过这些实验对相应的理论知识点进行巩固、拓展以及深化。
第4部分是Android移动网络应用编程的课程设计,即第13章,包括课程设计的目的、题目及要求、考核方式等。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和帮助。本书由重庆理工大学的傅由甲、王勇、罗颂编著,重庆理工大学网络工程创新实验室的鲜光季参与了第11章内容的整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信息技术领域中的教师、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参考了国内外的相关教材和著作,在此对相关作者表示真诚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7年11月于重庆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