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和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六种语言之一。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在第十条中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配合学校普及普通话教学工作,让普通话尽快成为校园语言,我们对《普通话教程(第3版)》进行了认真的修订。
在修订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征求了教师、学生的意见,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吸收了普通话科研的最新成果,同时,根据国家语委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对原来的体例格式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增加了普通话综合训练内容,并作为专章进行介绍,以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通过率。对有关章节的内容进行了适度的增删、合并,调整替换了朗读部分的有关语段,扩充了语词训练部分的内容,删除了语音流变中体现地域特征的“儿化辨正”等。以上调整使得本书内容分类更加详细,并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总之,新版教材较《普通话教程(第3版)》内容更加丰富,特点更加鲜明,学习更加实用,是对第3版的一次新的提升,在修订过程中特别突出了以下特点。
1.内容和体例上更加科学合理
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普通话基础理论,从基础发音入手,系统地介绍了普通话的准备发音、基础发音、语流音变、语汇语法辨正、发声、朗读等方面的知识;第二部分突出普通话技能训练,分基础演练、朗读演练、语词演练、综合演练四部分。上下两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以致用,既突出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又照顾了不同地域的人学习普通话的特点。全书以理论为指导,同时强化技能训练,尤其突出口语的技能训练,因此能够较快地提高学生熟练运用普通话的能力。
2.学习上强调实用性
本书以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为目的,从实际能力训练的要求出发,围绕技能训练点,设计了大量的富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和普通话水平测试样卷,这对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很大帮助。
3.教学上给教师提供方便
本书提供配套资源下载,对各技能训练点提供范读,以期达到典型引路的作用,从而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效率,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书由潍坊科技学院张子泉教授任主编,山东城市建设学院吕闽、寿光市文家中学王秀芹、潍坊科技学院桂华德、杨秋玲任副主编。上篇基础理论知识由张子泉、杨秋玲编写,下篇技能演练由吕闽、王秀芹、桂华德编写。吕闽、刘晓明提供了重点内容的范读。马万顺、张茂材、张春梅、李金华、张连明、郑玉华参与了部分内容的编写。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心与支持,在此谨表谢忱。另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有关书刊、资料,虽已注明出处,但仍不免有遗漏,敬请谅解。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