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犯罪诱惑从未消失过,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类犯罪特征尤具时代性,随着市场效应规模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活动频繁化、市场关系复杂化,犯罪数量、涉案金额在升级,犯罪行为呈多样化的趋势,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预防和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类犯罪是我国刑事法治对社会经济转型的必要呼应,是当前刑事政策的重要任务。通过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本书精心选择近期案例,采用案情简介及控辩主张、法院判决及其理由、案例评析三部分结构,系统分析该类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以及追诉标准,力图全面揭露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类犯罪的成因,以及定罪量刑的一般规律。
市场经济秩序是指经由一定的经济准则与行为规范调整,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稳定模式、结构并呈现的有序状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新发展,同其他现代市场经济一样,实质是法治经济。就刑事法治而言,其维护和保障的对象包括正当竞争秩序,对外贸易秩序,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金融管理秩序,税收征管秩序,知识产权管理秩序,市场活动秩序等。
本书有“全、真、新”三大特色: 一是“全”,根据确定罪名的规定和补充规定,本类犯罪共计108个罪名,占刑法全部罪名近四分之一。本书在结构上严格遵从现行立法,完全按照法律文本罪名顺序收录案例,除极少数“沉睡者”,基本“一网打尽”。二是“真”,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精心选择案例,每个案例都标明了判决书字号,确保真实可靠。三是“新”,选择的案例是最近公布的,适用最新的法律,运用最新的刑法理论进行剖析,对裁判结果和论证过程进行理论上的评价,直接基于事实和规范以案析法,若有不同意见,则提出相应的质疑和批判。
本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指导性,作为工具书,不仅适合从事实务工作的相关法律职业人士使用,也可成为高校刑法教学中的实例参考。同时,可以满足社会各界识别、预防法律风险的需要。必须指出的是,本书将刑法规定的类罪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简明表述成“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仅为行书方便,不表示编著者对此持有某种学术观点。
除封面署名编著者外,草映红、陈春兰、郭阳生、何洁廉、宋欣、孙永超、温敏婷、郑悦、值海娟、钟润柳、朱军平、左春源梁丽君、盛雄、邓紫莹、钟润柳、温敏婷、易新阳、王美红、李豪平、黄雨卉、区淑平等也参与了部分编写工作。
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真诚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