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推荐序一

分享经济:传统经济的新机遇与传统监管的新问题

“互联网+”国家战略发布以来,传统经济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愈发密

切,许多领域涌现出大量创新成果,特别是在分享经济领域,创新成果更

是惊喜不断。

据初步估算, 2016年,分享经济总体市场交易规模超过2.4万亿元,同

比增长翻一番还多。 2016年分享经济各行业的累积注册用户已超过31亿人

次,累积参与人数超过5亿人。分享经济领域创业公司的员工数近30万人,

而平台上的个体服务者数量累积近1亿人次。

行业高速发展的动力从哪里来?

我认为至少有两个:

一个动力是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互联网的基本精神

就是分享,而“互联网+”的另外一层含义是把互联网的资源分享给传统

经济。分享经济创新性地改变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资源重新组合分

配,激活了产业发展动力。

另一个动力是政府的号召。 2015年12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

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

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

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的博鳌论坛上提出:“利用‘互联网+’等新

模式,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发展新经济、分享经济,共享创新经验,形成

亿万人的创新大军、创造大军。”

“互联网+”是手段,分享经济是结果,网络强国是目的,这是一脉相

承的。产业因此风风火火发展起来。

传统经济的新机遇

如我们所预见,分享经济将按照个人、企业、政府、城市、全社会五

大路径进行演进。目前已经从个人闲置资源分享阶段,向企业分享和政府

公共服务分享阶段演变。这个演变为传统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

企业运营分享经济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空间。例如共享单车,数百万

辆计的共享单车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有效解决了用户的出行问题,在一

定程度上达到了减排和鼓励市民绿色出行的效果。同时,也为传统自行车

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制造业企业参与分享经济实现产业转型。例如,三一重工通过智能物

联的设备共享平台,把全球超过30万台重型机械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起

来,实时采集超过1万个参数。设备主可以在自己的账号里出租设备,同时

也可以寻求各种后市场的服务,例如维修、配件等。大大提高了工程设备

运转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城市公共资源参与社会分享带来新生产业机遇。例如,互联网城际定

制巴士离不开政府客运部门的支持。随着大量社会闲置资源的加入,“互

联网+公路客运”的创新点也会不断问世,一旦网络售票渗透率超过50%,

那么近百亿人次的在线汽车票出票量将催生全新的商业模式。

除了出行创新,还有公共服务的分享创新。其中一个例子是乌镇互

联网医院,病人从挂号、看病、取药、付款到回诊,完全可以在手机上一

站式搞定,可以帮助病人节省超过40%的时间。 13亿人的看病问题是个世

界性难题。中国人多,医疗资源少且分布不均匀,医院、医生、患者、政

府、药企、保险这六大主体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资源供需匹配难度极大。

正是在政府支持下,互联网医院得以解除陈旧规则的束缚,将“医+药+

险”三个关键产业的资源进行分享重组,为解决我国医疗资源分配的难题

提供了新思路。

传统监管的新问题

随着“分享经济”蓬勃发展,有一个问题越来越值得全社会一起关

注:创新需要遵守什么规则?

分享经济的创新与公共服务息息相关,今后将越来越多地触及传统业

态和政策监管的模糊地带,这些创新无论是从范围、方式还是成本方面,

都颠覆了传统经济模式。这对于旧的监管思路和监管模式都带来了新的

挑战。

如何在鼓励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规范管理,这对于分享经济的走向至关

重要,对于能不能激发数字经济的活力也至关重要。

当前,正值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历史时期,数字经济是发展龙头,我们不能

穿新鞋走老路,更不应让火车改道走马路,而要适应新的形势,调

整政策和法规,鼓励创新和竞争,繁荣和做大数字经济。

马化腾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推荐序二

对未来的三个期许

科技发展带来财富增加,财富增加导致经济过剩,经济过剩形成资源

浪费,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新问题。

如何用最新科技来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复盘分享经济最近三年的发

展,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画面。

第一个画面, 2015年,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模式,被中国网民广泛接

受。许许多多闲置的产品和服务有了新的“出口”。例如,出行、短租、

教育、医疗、金融、物流等传统行业都因为与“分享经济”的结合,而创

造出许多新模式和新平台。

第二个画面, 2016年,分享经济进入发展的黄金期,截至2016年年

底,整体市场交易规模突破2万多亿元,同比增长110%,累计注册用户超

过31亿个,参与人群超过5亿人。国内已经出现15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

角兽企业,总估值达4900亿元。

第三个画面,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

做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提到分享经济。这是政府工作报告连

续两年关注分享经济。报告强调政府要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

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

这三个画面连续看下来,可以看到一个独特的现象:从用户接受、行

业爆发到顶层大力支持,大约不过两三年的时间,这种社会运作效率在全

球许多国家里都是绝无仅有的。

这是一个重大的利好。中国的分享经济规模快速扩大,创业者也探索

出更本土化的思路。例如,供给端开始走向专业化,平台开始深耕某一个

细分的垂直领域……对于创业者而言,项目一旦被验证可行,在各方资源

的高效率支持下,崛起速度之快可谓前所未有。

这三年来,分享经济何以能够高速发展?

根本原因在于分享经济在我国发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得经济体制

深化改革的天时,分享经济在促就业保增长方面大有用武之地。这三年实

践证明,科技可以解决经济剩余,科技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所谓经济剩余,在企业层面表现为闲置库存和闲置产能,在个人层面

表现为闲置资金、闲置物品以及闲置时间。分享经济的独特之处在于以零

边际成本整合大量的经济剩余,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供需的匹配。

除了商业领域,分享经济在公共服务及其他社会领域也可以引入。国

外有许多政府也认识到分享经济的重要价值,出台鼓励政策促其发展。分

享经济在全球的创业和创新颇为可贵。本书从中国的视角做了一个阶段性

的总结,我认为很有意义。

我对分享经济的未来有三个期望:

其一,建立新规则。传统的监管思路并不完全适用创新领域。国家

发改委起草的《分享经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也指出,将针对分享经

济发展实际,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评估和完善,加强释法、修法工

作,及时调整不适应分享经济发展和管理的现行法规与政策规定。期待新

思维、新规则。

其二,公共大分享。通过分享经济模式可以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的

公共服务。例如,共享单车,在商业运作的同时,也对城市交通工具的

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分享项目,可以跟公共

服务资源结合起来,实现“大分享”。期待出现更多的公共服务分享的创

新项目。

其三,先进者先胜。新技术会成为分享经济创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

素。许多原来看似难以想象的技术,都已经进入分享创新项目中,开始

尝试应用。例如区块链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可能将有效破解分享经济的信

任痛点;自动驾驶汽车则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改变出行业态,极大地提高出

行效率。

在互联网上,所有权不再是获得商品或服务的最佳方式。使用而不占

有,不仅仅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也是互联网的精髓所在。契合互联

网精神的创新,可以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郭凯天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

腾讯研究院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