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2版前言 

  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模式, 中国国际投资合作进入一个历史性转变的新阶段,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加快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此次再版《跨国公司管理》教材,将进一步梳理中国企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历史进程,充分展示中国企业国际投资合作新的发展变化,力求逐步将《跨国公司管理》教材研究主体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转向中国跨国公司。

  与2013年2月出版的《跨国公司管理》相比,第2版的写作做了如下修改和变动。

  对原第一章中“近25年来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新趋势”和“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第二章中“经济政策与跨国公司”、第三章中“全球商务环境”几个部分的资料和数据做了大量更新。这些更新的资料和数据呈现出近年来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日益提高的地位和中国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态势。

  对原各章的“引导案例”和“实训课堂”中的案例进行更新,以近期的中国跨国公司的案例替换原版中的案例,并将每章“实训课堂”中的案例从1个增至2个,以便更好地对教材正文中的知识点进行解释与运用。与之相配合,各章正文中的内容则力求更加精练和简洁,删掉了一些已经过时的小案例。

  教材内容上的修改主要体现在第六章“跨国公司的国际战略”中加入“新兴市场的企业战略”部分,以反映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从防御走向全球竞争的发展历程,也是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最好的诠释。

  第2版的《跨国公司管理》共分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第一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概述。作为本书开篇之作,本章介绍跨国公司的基本概念、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进程。

  第二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的理论与政策。企业为什么要跨国经营?企业跨国经营对于东道国与母国的影响如何?对于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构成了跨国公司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也成为各国政府对于跨国公司行为控制的主要依据。本章阐述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和母国的作用以及国家层面与国际层面关于跨国公司的经济政策。

  第三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外部环境分析。本章首先介绍跨国公司外部环境的若干特征,进而从全球商务环境和东道国环境两个层面进行跨国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第四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市场进入与开发。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章介绍跨国公司进入国外市场的主要方式,以及实现这些方式的不同途径。

  第五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全球资源寻求战略。跨国公司全球资源寻求战略沿着3个链条展开:价值链中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与市场营销三者的相互协调;供应链中国际生产的资源寻求决策;价值系统(产业链)的整合与竞争优势的构建等。

  第六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的国际战略。全球化与本土化是跨国公司两种基本的国际战略,企业要在建立国际品牌和本土化之间取得平衡。本章介绍跨国公司几种国际战略的形成与选择、国际战略的实施路径,以及新兴市场企业的企业战略。

  第七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本章主要阐述研发国际化的相关概念、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研发活动国际化的驱动因素与东道国区位决定因素、在国外开展研发活动的经营模式,以及防范技术外溢风险的手段等。

  第八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国际财务管理。本章从跨国公司国际财务组织与体系、资金融通与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国际税务管理、金融创新5个方面阐述跨国公司国际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九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本章重点阐述跨国公司各种组织结构的概念、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介绍“结构跟随战略”的相关理论,以及从法律形式上划分的下属公司的两种类型——分公司与子公司。

  第十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利益相关者与社会责任。本章阐述跨国公司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和利益追求,以及与之相关的冲突管理和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

  为便于读者的学习,本书在每一章开始时都给出了“学习要点及目标”“核心概念”“引导案例”,以便读者领略该章的主要思想。在每一章结束时,都针对该章内容给出“本章小结”,概括该章的要点。在每一章的“本章小结”后都列出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的“实训课堂”,以及“思考讨论题”,以便于读者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本书适用于国内本科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和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自学者,以本科生为主,也可供研究生班学员、MBA学员使用,还可供广大实际经济工作者自学参考。

  本书由邹昭晞、李志新、邓飞主编,编写过程中参阅、引用了很多相关著作、教材和论文,在此对所有相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同行及读者斧正。

  

  

  编  者  

  

第1版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中国企业也逐渐走向世界。了解跨国公司的有关理论和经营管理实务,对于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跨国公司管理是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课程。我们曾在1996年出版教材《国际企业管理概论》,又于2004年出版教材《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与前两部教材相比,本教材的编写具有以下特点:内容取舍紧密结合近年来跨国公司管理的发展状况,各章实例和案例主要采用近10年内中外跨国公司的实践;在各章较大篇幅地增添了中国跨国公司管理的内容,特别是各章之后的案例以中国跨国公司的实践为主;内容设计突出跨国公司管理的特点,尽量减少与企业管理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

  本书共分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第一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概述。作为本书开篇之作,本章介绍跨国公司的基本概念、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及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进程。

  第二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的理论与政策。企业为什么要跨国经营?企业跨国经营对于东道国与母国的影响如何?对于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构成了跨国公司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也成为各国政府对于跨国公司行为控制的主要依据。本章阐述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和母国的作用以及国家层面与国际层面关于跨国公司的经济政策。

  第三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外部环境分析。本章首先介绍跨国公司外部环境的若干特征,进而从全球商务环境和东道国环境两个层面进行跨国公司外部环境分析。全球商务环境分析为跨国公司选择在何处发展其国际业务提供基础性的信息,当跨国公司基本确定了进入国家(地区)后,还必须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四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市场进入与开发。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章介绍跨国公司进入国外市场的主要方式,以及实现这些方式的不同途径。

  第五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全球资源寻求战略。跨国公司全球资源寻求战略沿着3个链条展开:价值链中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与市场营销三者的相互协调;供应链中国际生产的资源寻求决策;价值系统(产业链)的整合与竞争优势的构建等。

  第六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的国际战略。全球化与本土化是跨国公司两种基本的国际战略,企业要在建立国际品牌和本土化之间取得平衡。本章介绍跨国公司两种国际战略的形成与选择以及国际战略的实施路径。

  第七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本章着重从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角度研究跨国公司的研发管理,能够反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研发管理的主要特征。主要阐述研发国际化的相关概念、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研发活动国际化的驱动因素与东道国区位决定因素、在国外开展研发活动的经营模式以及防范技术外溢风险的手段等。

  第八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国际财务管理。本章从跨国公司国际财务组织与体系、资金融通与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国际税务管理、金融创新5个方面阐述跨国公司国际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九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与管理。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演变基本轨迹是先在销售部下设出口部,接着经历母子结构阶段、国际部阶段,然后进入到全球性的组织结构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进程促使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向更新的层次发展,跨国结构、网络结构、内部市场等新形式层出不穷。本章重点阐述跨国公司各种组织结构的概念、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介绍“结构跟随战略”的相关理论以及从法律形式划分的下属公司的两种类型——分公司与子公司。

  第十章的主题是跨国公司利益相关者与社会责任。跨国公司的使命与目标是公司内外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与权力均衡的结果。因此,权力与利益相关者分析是跨国公司战略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与其利益相关者利益与权力的均衡密不可分。本章阐述跨国公司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和利益追求及其与之相关的冲突管理和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

  为便于读者的学习,本书在每一章开始时都给出了“学习要点及目标”“核心概念”“引导案例”,以便读者领略该章的主要思想。在每一章结束时,都针对该章内容给出“本章小结”,概括该章的要点。在每一章的“本章小结”后都列出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的“实训课堂”以及多种形式的“思考讨论题”,以便于读者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本书适合于国内本科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和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自学者,以本科生为主,也可供研究生班学员、MBA学员使用,还可供广大实际经济工作者自学参考。

  本书由邹昭晞、李志新共同编写,编写过程中参阅、引用了很多相关著作、教材和论文,在此对所有相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方便教师教学,本书配有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包(包括电子课件、教案、案例库及案例分析、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下载地址:http://www.tup.tsinghua.edu.cn。

  由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同行及读者斧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