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是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由于互联网金融有着低于传统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导致大量企业涌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新业态不断出现并迅猛发展,传统金融业务也加速推进互联网化。凭借自身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的优势,互联网金融逐渐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与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由于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和监管缺失,早期的互联网金融呈现野蛮生长态势,机遇与风险并存。随着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各部委监管细则的相继出台,互联网金融迎来了规范有序发展的新时代。
2014年到2018年,互联网金融连续5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2014年首次提到“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到2016年的“规范发展”,再到2017年的“高度警惕互联网金融风险”,直到2018年的“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从措辞上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对行业发展的态度,也反映了互联网金融行业5年来从高速发展到规范整治的历程。2020年是互联网金融整治的收官之年,P2P平台的全部清零显示了未来监管层要彻底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决心。
在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大背景下,作者编写了本书。本书既符合当前高等院校开设互联网金融新专业与新课程的需要,同时也能对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和行业规范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照《指导意见》以及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特点,本书将互联网金融业态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包括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另一类是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包括互联网银行、互联网证券、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按此思路,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互联网金融概述;第二章至第四章介绍了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第五章至第六章介绍了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转型;第七章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监管。这些内容基本上涵盖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模式与发展特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架构。
作者在写作本书过程中,吸收了最新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以体现本书的前沿性。作者从2018 年着手著书,到2021 年初最后完成书稿,期间因政策变化等情况多次进行了修改完善,但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和创新之中,加之本人的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反馈邮箱:wkservice@vip.163.com。
作者
202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