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出 版 说 明

信息时代早已显现其诱人魅力,当前几乎每个人随身都携有多个媒体、信息和通信设备,享受其带来的快乐和便捷。

我国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而且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在快速增长,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也在不断翻新。这就使得我国目前的计算机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弱化知识培养目的,强化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加强培养学生理论学习、快速学习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观念的更新,必然导致教材的更新。一流的计算机人才需要一流的名师指导,而一流的名师需要精品教材的辅助,而精品教材也将有助于催生更多一流名师。名师们在长期的一线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面向学生的独特的教法、经验、教学内容等。本套丛书的目的就是推广他们的经验,并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在教育部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在各大学计算机院系领导的协助下,清华大学出版社规划并出版了本系列教材,以满足计算机课程群建设和课程教学的需要,并将各重点大学的优势专业学科的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本系列教材行文注重趣味性,立足课程改革和教材创新,广纳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一线优秀名师参与,从中精选出佳作予以出版。

本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有的放矢

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并站在计算机课程群建设、技术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规划相关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教学关系,以达到教学内容互相衔接、补充、相互贯穿和相互促进的目的。各门课程功能定位明确,并去掉课程中相互重复的部分,使学生既能够掌握这些课程的实质部分,又能节约一些课时,为开设社会需求的新技术课程准备条件。

2. 内容趣味性强

按照教学需求组织教学材料,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培养学习观念、学习兴趣的同时,注重创新教育,加强“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强调实践,案例选题注重实际和兴趣度,大部分课程各模块的内容分为基本、加深和拓宽内容3个层次。

3. 名师精品多

广罗名师参与,对于名师精品,予以重点扶持,教辅、教参、教案、PPT、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等配套齐全,资源丰富。同一门课程,不同名师分出多个版本,方便选用。

4. 一线教师亲力

专家咨询指导,一线教师亲力;内容组织以教学需求为线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注重学习能力培养,强调案例分析,注重工程技术能力锻炼。

经济要发展,国力要增强,教育必须先行。教育要靠教师和教材,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希望有志于教材建设的教师能够加入到本团队。通过本系列教材的辐射,培养一批热心为读者奉献的编写教师团队。

清华大学出版社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程序开发大步迈进。Java似乎就是为此而诞生的,它具有的跨平台性、面向对象、分布性和安全性等诸多特点,使其确立了一段时期内无与伦比的网络编程优势。从20世纪90年代初Oak的问世,以及几年后Java的正式发布,到现在已经跨越了二十多年。现在,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网上银行、虚拟课堂等许多应用系统基本上仍使用Java技术开发。

当前,普通高等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工程等专业都开设了Java程序设计课程,还有其他为数不少的专业也把Java语言列入教学计划。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本书在编写时,从现阶段高校使用最多的Java系列教材中吸取经验,结合作者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积累,旨在向高校学生奉献一本有特色的教材,向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面向实用新技术

本书介绍Java程序设计的多项实用技术,采用JDK 6、Eclipse、MySQL作为Java开发运行环境,并将其反映在教材中。强调学以致用,将新技术与理论、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涵盖内容较广泛

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Java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涵盖了Java的语法要点和知识要素。对于Java系统开发使用的访问数据库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等,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3. 例题讲解条理化

本书例题十分丰富,典型实例紧密结合知识要点。全部例子包括题目要求、程序代码、程序运行结果和程序分析。以此编写方式,有助于读者掌握Java开发要领,快速熟悉重点和难点部分。书中程序代码都经过认真调试,可以直接运行,方便读者上机操作。

    本书是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对第1版进行修订而形成的。本书保持了第1版的基本框架和特色,更新了第2章和第3章,并对一些知识点进行了扩充,更便于读者学习。全书内容分为12章,包括Java概述,Java语言基础,Java控制结构、数组和字符串,Java面向对象编程,接口、内部类和Java API基础,异常处理,Applet程序,图形用户界面,输入输出流,多线程,访问数据库以及网络程序设计等。另外,在每章的最后均列出若干习题,供读者练习。为了便于说明,为每一行程序代码都设置了序号,这些序号标记不能作为Java程序的组成部分,实际程序开发时将其去掉即可。

    本书由牛晓太任主编并负责全书的总体策划与通审、定稿工作,齐艳珂、王亚楠、王洋任副主编,王杰、李向参编。其中牛晓太编写第1章、第6章、第7章,齐艳珂编写第4章、第5章,王亚楠编写第10章、第11章,王洋编写第2章、第3章,王杰编写第9章、第12章,李向编写第8章。

在本书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参阅了大量书籍、文献等资料,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尽管书稿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但由于时间仓促,作者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使本书得以改进和完善。

编者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