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今社会处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不分专业,不分职业,不分老少,不分民族,不分国籍,不分地域,人人、处处、时时、刻刻,都有人工作在网络中,学习于网络中,交易于网络中,交流于网络中,甚至沉溺于网络中。网络神奇而又普通,虚拟而又实在,强烈地激发着亿万人了解它的奥秘、提升它的愿望。在学校中,也被越来越多的专业将之列为教学的内容。
但是,学习计算机网络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学科方面看,它涉及数学、物理、机械、电气、信息、管理;从教学形式上看,它涉及课堂理论、实验研究、工程实践;从内容上看,它还在不断发展,推陈出新。难怪问到已经学过这门课的同学有何感想时,多数人的回答是:一大堆概念;甚至还有相当多的同学对这门课感到茫然。
这门课确实难教,这门课的教材也确实难写。不过,这些难度也给了笔者一些改革与探索的冲动:从实用性出发而又不忽视基本理论,强调基础而又贴近主流网络技术,内容经典而又紧跟知识变化的步伐,在面对知识的很强离散性时还需让学习者便于梳理。几十年来虽然在多家出版社推出过不同结构、面向不同对象的教材,但都有继续改进的必要。
此次,本书作为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信息技术系列示范教材”系列中的一种书出版,笔者认真总结了以前各种版本的优缺点,确定了“以协议为主线,贴近实际,紧跟发展”的编写思路,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抓牢协议这根网络的“神经”,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兴趣。
在这次修订中,张展赫参加了部分写作,并由张秋菊、赵忠孝、史林娟、张展为、董兆军、张友明、陈觉、戴璐分别制图、校对。此外,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不少其他作品,已经在参考文献中加以说明。还有一些是网上的佚名作者,这部分资料,无法在参考文献中说明。在本书出版之际谨向这些为本书出版做出了贡献的人们致以衷心谢意。
本书作为一种新体系的作品,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请有关专家和各位读者多多批评并不吝赐教。
编 者
2017年5月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