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而言,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三门课程其实是紧密相连的。
中级会计实务是一门经济语言,它主要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一个记录和描述。
财务管理是一种决策思维。在经济活动中,我们需要作各种决策,这个时候,
财务管理的相关方法论可以指导我们作出正确合理的决策。
而经济法则是用来调节经济关系的。因为在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肯定会有
碰撞、有摩擦,这个时候需要经济法来规范协调。
对于同时报考三门的考生,更容易把握其中的联系。
要想顺利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除了认真学习、努力备考之外,还需掌握以
下几个学习规律。
1. 不要问为什么1+1=2?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内容非常多,而备考的时间十分有限,尤其是上班族、妈
妈族,时间更是紧迫。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顺利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就要把
有限的时间放在考核目标上面,而不是浪费在非考核内容上。
比如:有部分朋友总是问,为什么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还要计提折旧?为什么
固定资产当月新增却当月不计提折旧?为什么无形资产当月新增却当月要计提折旧?
我认为纠结这些问题,只能是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如果你想要个答案,那我
只能告诉你——会计准则就是这样规定的。如果你认为会计准则这样规定不合理,
那这个问题不属于中级考试范围。如果你实在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那你可以在课
外研究,提出你认为合理的规定,甚至可以写篇论文发表。
考试主要是考核知识的运用能力。一般是先告诉我们1+1=2,然后在这个基础上,
要求我们推出2+2=4。
我们是在默认1+1=2的基础上,然后计算2+2=4,3+4=7……
至于为什么1+1=2,不属于考试内容,而且迄今没有人证明出来。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Rademacher)证明了“7 + 7 ”。
方程的概念是什么?我相信你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是你的内心深处还是隐约地
知道什么是方程。因此,学过后忘掉的,跟完全没学的人,区别不是一点点,而是
相当大。
一般来说,当天复习完后,并记下笔记,第二天打开笔记及时回忆一下。按照
这个步骤,整个复习完一遍后,保存率大概可以达到40%。如果没有记笔记和及时
回忆的习惯,那每复习一遍的保存率大概是25%。因此,要想通过考试,只复习一
遍肯定是不行的,正常情况下,我们要复习3~4 遍。
比如,我们有记笔记,并且第二天能够及时回忆,那第一轮复习的保存率能达
到40%,第二轮的保存率为剩下的40%,即为整体的24%(60%×40%=24%),依此类推,
可以得出以下数据。
项目
有记笔记且及时回忆的习惯没有记笔记且及时回忆的习惯
保存率累计保存率累计
第一轮40% 40% 25% 25%
第二轮24% 64% 19% 44%
第三轮14% 78% 14% 58%
第四轮9% 87% 11% 69%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第二轮、第三轮由于复习内容少了很多,所以,速度
也会比第一轮快很多。第四轮一般就是最后冲刺了,时间肯定比第一轮少很多,因
此第一轮复习很关键。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通过的人大部分在第一轮就没坚持住。
3. 知识内化
有的人总是疑问,为什么我明明好像懂了,但是一做起题来还是老出错呢?有
的人就总是叹息,“唉,我太粗心了,一不小心又错了”。而实际情况是,你对知
识的熟练程度还远远不够。一不小心就做错了,那你什么时候一不小心就做对呢?
任何知识技能,你要想完全驾驭它,唯一的方法就是熟练、内化,让它变成你身体
的一部分。比如,刚开始学打字的时候,你得看着键盘,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
有的人甚至只用一个手指头看着键盘打。但是练习的次数多了,就可以不看键盘了,
这个技能就变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再比如,刚开始学开车的时候,哪怕你全神贯注,
也还是手忙脚乱,但是练习的次数多了,熟练了,你就可以一边听广播,一边开车了。
学习考试也是一样的。比如,很多人觉得中级会计实务中的合并报表很难,那
些合并抵销分录怎么也弄不明白,综合大题一做就错。其实,很大原因就是不熟练。
你不但要用脑袋记住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用你的手记住它。刚开始的时候,
是脑全神贯注地指挥手做题,但是,如果你对那些套路非常熟悉了,你的脑慢慢地
就可以不用怎么参与了,甚至可以一边看电视剧,一边也能把那些大题做对。
所以,我们学东西的时候,一边学还要一边强化,一定要把知识内化成自己身
· VII ·
如果这个题出得不好,那对所有的考生都有影响,而不是只针对你一个人。我
们要把时间和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对于那些我们把控不了的因素,不要花费心血。
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只要确保在所有的考生中,我们的成绩
水平属于中上,那就可以通过。
5. 进入学习区
恐慌区
学习区
舒适区
这是美国Noel Tichy 提出的理论,图里的3 个区可以表示为你想学习的事务的
等级:
●
最里面一圈——舒适区,对于你来说,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
的事务,自己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状态。
●
中间一圈——学习区,对自己来说有一定的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
于太难受。
●
最外面一圈——恐慌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
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学习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东西,
一段时间后,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
,
舒适区越变越大
,
而一部分的恐慌区也会
相应变成学习区。
所以,我们在考中级的时候,会有一点点不舒服,从心理上会有一点点不适应,
这种不适应我们一般还是可以忍受的。除非你的基础特别薄弱,从而导致自己心理
上完全不适应。这种情况,建议放弃中级,从初级考起,让自己逐步慢慢适应。
6. 边际效益递减
很多人在考中级的时候,总是喜欢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冲刺的时候,能
一天看十几个小时书,最后看得自己想吐。然后抱怨,这中级太难了,我实在是看
不下去了。
其实不是中级太难,而是你一天看得太多了。
在我们日常消费中,一般有两类产品:一类是边际效益递增的,一类是边际效
· IX ·
备考日记”系列图书中。由于前言篇幅有限,不能一一道来。
“小艾备考日记”系列图书是建立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目前已经出
版3 本,后面还有习题精选即将上市。
“小艾备考日记”系列
1. 中级会计实务
学习规律方法及知识点突破2. 中级财务管理
3. 中级经济法
4. 中级会计实务习题精选
大题的做题技巧、客观题记
忆点
5. 中级财务管理习题精选
6. 中级经济法习题精选
限于时间和水平,本系列图书难免有疏忽错误之处,还望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我们会及时公布修订结果。如果您在学习中碰到相关知识点的问题,大家可以在QQ
群里相互讨论;如果您在学习中碰到相关心理困惑,也可以QQ 留言。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顺利通过!
陈艳红
2017 年7 月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