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夫中华之道,发乎仁心,本乎天理,其全体也微,其大用也显。
犹气之凝霜,感造化而晶莹;如声之举远,唯诚敬而充周。是以能为
天地之所不能为,大辂椎轮,人文化成。纲常立焉,因情而持正;礼
乐设焉,养质以修文。涵泳则有射御辞章之教,阜熙岂无经纬治平之
方。内外两合,成己成人。粲兮邈兮,中兮和兮,善兮纯兮,之谓
雅境。
概天地之性,以人为贵;伦谊之制,以生为仁。生者,化也。非
虚静而枯对空花,非妄动而任逐私意。野处穴居,静於弗进;触斗蛮
争,动在多求。必一心物,如圭如璧,有应有节。凡证之者,先当为
学。格万物以穷众理,穷众理以致真知,致真知以勤笃行。然后一返
良知,穆穆邕邕。故精妙曲直,心贞定而能默察;典章器用,力专谨
而能尽载。志趣存乎高远,事功抵于艰屯。若此则身如何不修,家如
何不齐,国如何不治耶?雅境昭明,天下平成。
西方之治,固亦盛矣,然情殊俗违,愈行愈乖;国人之状,固足
忧矣,然世奔民竞,将挫将醒。乃撰此书,盖知我中华之道,推诚布公,
必可取信于外域;而冀我中国之人,鞭驽策蹇,自当竭忠于内政。轻
狂顿弃,于琐繁中,参求正解,不惝不恍;镜台重照,于细微处,体
察彝规,不惑不迷。
予著此书也,张衡研京,左思练都,十载一纪,千虑百琢。灯窗
以报重恩,知行而触斯感。清风秋夜,每念故土。翠岭之东,晨钟暮
霭;长桥之侧,月影柴扉。一情一景,俱含道本,俱在书中。
当此国家瑕秽广涤、日月重光之际,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文彬师,
鉴兹衔环反哺之忱,秉诸仁人爱物之义,欣然为予锓板,不俾乡书难寄、
芹献不闻,其贶实厚也。士夫君子,览此书者,若得饶益,当相与体
致良知、振兴中华。中国不宁,吾人何安?中华若兴,万邦有幸矣!
丁酉四月初一日
不寒斋则宪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