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为电子信息类或其他工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而编写,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本接口技术与典型应用设计,使学生具有汇编语言编程、硬件接口电路设计、典型应用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达到学懂、学通、能实际应用的水平。本书的主要特点是:
1. 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本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全书分为基本原理、基本接口与典型应用三篇,第一篇侧重介绍微型计算机组成8086指令系统及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基本理论; 第二篇侧重介绍输入/输出、中断、可编程芯片、数模转换等典型接口; 第三篇侧重介绍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基础及应用系统设计。与此同时,本书还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注意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注重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的过渡;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配以较多的知识点应用实例,并力求内容精练,取材新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贯穿了集基本原理、典型接口及其应用于一体的思想,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书包含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人体阻抗测量系统三个应用实例,这些实例均来自于作者多年的科研总结和项目成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书注重基本原理、典型接口知识讲解的实例化,在介绍原理、概念及功能之后,结合实例说明它们的应用。通过这种方式,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学会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
参加本书编写的作者均为具有多年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一线教师,并在电子系统设计、计算机接口设计等方面承担过相关课题。其中,陈波负责全书内容的修改和最终定稿,并编写了部分章节; 参加第一篇编写的有李晓梅、高秀娥; 参加第二篇编写的有顾晓冬、胡玲艳、王运明; 参加第三篇编写的有张志新、张然。同时,李家豪、左思铭、张薇、范贵川、郭庆汝、张文龙等研究生也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工作。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大连大学教务处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微机接口技术发展迅速,再加上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广大同仁和读者的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