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大学毕业生数量将持续增加,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大学毕业生749万人、2016年达到770万人、2017年突破795万人,随着“最难就业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将持续加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学生困惑、家长着急、学校重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促进就业、拉动内需、发展经济、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因而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各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国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下发多个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通知文件,而且采取强有力的紧急解决措施,并先后出台了多项鼓励自主创业等优惠政策;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是日益突出,就业形势依然紧张而严峻。

在新形势下,科学合理地指导大学生实现就业,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对于进一步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努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促进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书作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色教材,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国民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在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本着对大学毕业生和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结合大学生实际特点,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与履职竞争力,尽快顺利走上社会就业岗位,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这既是应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立足人生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本书出版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全书共11章,以学习者就业发展能力培养为主线,配合国家实施的大学生就业工程,为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职业发展与创业能力而编写。内容包括职业意识、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就业心理、就业信息运用、简历写作技巧、材料准备、面试、求职技能、就业手续办理、劳务派遣、就业协议签订、掌握就业政策法规、依法保护各项就业权利等大学生就业必备知识,并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应对能力。

本书融入了大学生就业教育最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力求严谨,注重与时俱进,具有知识系统、案例丰富、贴近实际、操作性强等特点,体现了急用与实用性特色;因此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毕业教育,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的首选教材,也是社会待岗人员求职就业不可或缺的参考指导手册。

本书由李大军筹划并具体组织,陈新达和罗元浩为主编、罗元浩统改稿,崔晓会、吴岩为副主编,由大学生就业教育专家张武超教授主审。作者编写分工:牟惟仲(序言),陈新达(第一章、第二章),崔晓会(第三章、第四章),吴岩(第五章、第七章),桂舟(第六章),江静(第八章、第九章),罗元浩(第十章),张华胜、汪梁(第十一章),梅申(附录);华燕萍、李晓新(文字修改、版式调整、制作教学课件)。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关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最新书刊、网站资料,以及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历年颁布实施的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定,并得到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专家教授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为配合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读者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免费下载使用。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