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书为基础摄影教程,目标人群为曾经有过最为简单的摄影经历的读者,其中包括大中专在校学生、社会普通初级摄影爱好者等。本书首先回答了“摄影是什么”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影像的本质,这是本书作为基础性教材中屈指可数的学术性探讨内容。本书认为摄影的本质特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摄影的技术性、摄影的信息性和摄影的艺术性。通常情况下,摄影的信息特性并不为大众摄影爱好者所关注。实际中,无论是艺术摄影还是应用摄影,其根本出发点与归宿都在于准确把握摄影的信息特性。在摄影中,信息性就是物质信息转换成了图像信息形式,还可以再转换为计算机代码、广播电视信号等,而代码和信号又可转换为图像,等等。这就是说,相同的信息,可以转化为不同的信息形式,但信息本身不会变化,这就给相机、电视机与计算机相互结合或连成一体创造了条件。显然,这种信息也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传递,并不因传递媒体的不同而有所损失或失真。所以,从摄影的信息特性来看:摄影含有的内核是自然信息,创造的是文化信息,它的表现形式是影像,形成的是影像文化。
本课程的基本目标如下。
(1) 能够利用摄影工具拍摄一幅正常的影像。
(2) 所拍摄的影像具有一定的造型特点,具有较高的形式艺术美感。
(3) 能够利用所拍摄影像为正确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服务。
本书依据问题导入的学习理念,并针对当前拍摄工具的发展,即数码相机的普及和手机拍照功能的广泛使用,以“拍什么、怎么拍、为什么拍”三个维度为思维主线进行编写。
首先,第一章从“拍什么”入手,“题材与对象”成为首要讨论对象,使初学者不再茫然,一开始即引导学习者进入摄影状态,更加强调要在实践中学习。其次,解决“怎么拍”的问题,这部分将重点引导学习者从技术的角度,由相机与手机的拍摄效果的不同引申到技术与器材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习者掌握数码相机的基本知识,并解决用光、色彩、影调、时机、形式等一系列摄影的核心问题。第三,提出“为什么拍”的问题,全书渗透了影像功能、影像价值、摄影美学、摄影批评等基本概念,以提升学习者的基本艺术修养。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难免会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