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国跨国公司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企业已经走到了国际市场的中央,2018年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为15.80%,较2017年提高0.95%。但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市场占有量、员工人数、海外营业收入、人才供应等方面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尽管伴随经济周期波动和世界经济中的政治经济事件,企业全球化程度随之变化,但只要科学技术还在迅猛发展,全球投资贸易仍在进行,全球化过程便将持续进行下去。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跨国经营管理中不同阶段出现过的问题,因此对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的必然。
在跨国公司经营管理领域,许多资深前辈和国内外专家出版了很多优秀的著作,其体系完整、内容精辟,笔者至今仍反复拜读。作为教学和科研工作者,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重新构建。
本书分为四部分,共十六章。第一部分跨国公司经营理论及新发展,按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阐述了传统的理论基础;此外,根据跨国公司中区位选择与集群现象、模块经济的发展、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这些新变化,结合新的研究成果,增加了跨国公司的新理论;同时辟专章讲解天生全球化企业这一研究热点。第二部分跨国公司经营环境及方式,主要从跨国公司经营的视角来阐述,并结合笔者的科研成果,补充了一些新的跨国经营方式和全球战略。第三部分全球供应链下跨国公司管理与组织结构,主要从跨国公司管理的视角,以全球供应链管理为线索,系统阐述跨国经营各个环节的综合管理。这部分在阐述过程中,融入了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使内容清晰明朗。第四部分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新拓展,主要涉及跨国公司的文化冲突和跨文化管理、跨国经营中的伦理与社会责任以及对跨国公司的监管,以期对这些研究话题做一些抛砖引玉的阐述。
本书是根据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教学要求编著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其特色在于: ①系统构建内容框架。本书框架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便于读者系统掌握跨国经营过程和战略管理思路。 ②内容力求与最新的跨国经营管理现象和观点接轨。笔者努力在理论部分、经营管理部分有机地汲取传统教材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新内容、新领域、新视角。 ③努力搜寻和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引读案例,以培养读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笔者在行文过程中力求语言简练,观点新颖科学,论述到位,引发读者兴趣,便于读者阅读。
本书三位作者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本书编著中具体分工如下: 丁绪辉老师负责编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符磊老师负责编写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朱智洺老师负责编写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全书由朱智洺老师统稿。本书适用于大专院校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MBA(工商管理硕士)学员,同时也欢迎从事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工作者批评指教。
在编写过程中,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某些欠缺或疏漏,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