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前言
公共关系学诞生于20世纪初,是一门现代管理科学与艺术,旨在研究社会组织与目标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实践,旨在塑造社会组织形象。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和营销策略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书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能力培养与训练为主体,从而使公关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注重实践、强化训练”的高职教育模式,我们编写了这本面向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的、突出以能力培养与训练为主体的公共关系实用教材。
本书自2014年5月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好评。对于本书的再版,我们仍保持定位不变: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注意教材的职业性、实践性、创新性。
所谓职业性,是从过去的按照学科系统性建立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转到按照公共关系工作岗位、职业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上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所谓实践性,是通过案例分析或实际任务模拟,再现企业公共关系工作的实际情景,使学生在学习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所谓创新性,是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对原有教材进行大胆的突破,设计一个个独立的项目,每个项目下又设计若干个子任务,力争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强调知识的“必需与够用”的同时,注意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在吸收了近年来公共关系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对本书进行了再版,增加了部分项目的内容,对一些案例进行了更新,调整了本书的内容结构,使之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便于更好地进行教与学。
本书由王秀方担任主编,并负责全书的整体结构设计、总纂及定稿工作。
本书在此次修订中,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并参阅了近年来国内外公共关系界同仁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有关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尽管我们尽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或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编 者
第1版前言
本书是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与训练为主体的新型公共关系训练教材。本书紧紧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这一主线,创新性地将公关能力细分为专业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策划能力等几个方面,使能力培养更为具体、全面、科学、有效,突出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本书在重点研究公共关系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对职业技能的掌握,对原有教材进行大胆的突破,设计了八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下又设计了若干个任务,力争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强调知识“必需与够用”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其特色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明确定位。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注意教材的职业性、实践性、适用性。
第二,注重创新。妥善处理公共关系传统内容与现实内容的关系,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新案例适时地反映到教材中,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联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要求,让学生接受并享受教学改革的最新理论和成果。
第三,强调实践。公共关系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书在编写中注意将基本理论、案例分析或实际任务、实践训练等环节有机统一,再现了现实企业的公共关系工作的实际情景,使学生在学习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学生从掌握理论知识向提高动手能力转变,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内容丰富。本书各实训任务都安排有任务目的及要求、任务描述、知识链接、任务剖析、模拟训练、效果评价等内容,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激发学生动脑和动手的兴趣,旨在强化、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五,重视素质。公共关系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素质教育课。本书在内容安排上,注意把专业学习与素质训练融为一体,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实践训练,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本书是编者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就如何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与训练等方面作出的尝试,既可以作为实训教材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公共关系理论教材配套使用,还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文科类专业选用。
本书在编写中,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并参阅了大量近年来国内外公关界同仁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有关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