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种重要的手段。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对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不仅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规范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提供了依据。2010年,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提出了“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和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先进的理念与丰富的技术手段,将在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课程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 首先,突出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尤其要教会师范院校学生运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收集、加工、利用、开发教育信息并形成个性化教学模式;其次,处理好传统视听媒体与现代网络技术之间的关系,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并不排斥传统视听媒体技术,相反,两者之间应相互整合、相互补充,创造最优课堂教学模式;最后,新的课程应该能从宏观上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编者在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总结教学及科研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从教育技术学的角度,以新的叙述方式对现代教育技术中最主要且应用较为广泛的几个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根据各方面意见以及我们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考虑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对原教材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调整,本书在编排中注意契合“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习用书的要求,以利于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的教学。
本书编写遵循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体现了以下原则: ①理论与实践并重; ②力求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动向; ③注重反映国内和国外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④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
本书可作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各类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教研工作者培训班教材,也适合作为高校、成人教育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以及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由姜忠元确定全书的框架、制定体例并编写第一章;赵艳菊编写第二章;吕志武编写第三章;闫振林编写第四章;息明东编写第五章的第一节、第二节;杜春梅编写第六章;王妍编写第五章的第三节、第四节和第七章的第一节;于诗函编写第七章的第二节、第三节。姜忠元对全书进行了修改、校正和统稿等工作。全书由董锡文主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并汲取了国内外前辈、同行的诸多论著、教材、论文以及学术期刊中教育技术和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在此对有关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同仁及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编者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