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03 年12 月17 日,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 号”在北卡罗来纳州试飞成功,人类从此进入了航空时代。飞机出现之初,基本上是一种娱乐的工具,主要用于竞赛和表演。但是当一战爆发后,这个“会飞的机器”迅速被应用到战场上。到了二战时期,飞机已经成为各国军队的重要装备,空战也逐渐成为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飞机诞生半个世纪以后,人类对于天空的探索又前进了一大步。1957 年10 月,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 号”在苏联发射成功,开创了人类航天新纪元,宇宙空间开始成为人类活动的新疆域,这一年也被定为第一个国际空间年。时至今日,航天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广泛应用于科学活动、军事活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部门,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太空上可利用的资源比地球上要丰富得多,所以许多国家一直在努力提升本国的航天技术,完善本国的航天系统。不过,航天系统是现代典型的复杂工程大系统,具有规模庞大、系统复杂、技术密集、综合性强,以及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并非所有国家都能承受。
完善的航天系统是一个国家航天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拥有这种实力。面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即便是航天实力雄厚的美国、俄罗斯、法国等一些国家,也仍有数之不尽的难题亟待解决。尽管世界各国已经探索太空多年,但是人类对于太空的认识依旧有限。对于普通人来说,大气层内的空间尚且让人心存疑问,神秘的太空更是遥不可及的存在。从大气层内到外太空,从航空器到航天器,从空战到天战,无一不是高科技凝聚的结果。现代导弹空战与传统机炮空战有何区别?太空战与传统战争相比有何特点?载人航天需要克服哪些技术难题?国际空间站的作用是什么?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惑,却无从获得解答。
针对这种情况,本书特意采用问答的形式对空天作战知识进行讲解,书中精心收录了读者广为关注的近百个热门问题,涵盖空天作战的各个方面,可以帮助读者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二战机炮空战、现代导弹空战以及未来太空战的知识。
本书是真正面向军事爱好者的基础图书,特别是作为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参考资料和青少年朋友的入门读物。全书由资深军事团队编写,力求内容的全面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本书由《深度军事》编委会创作,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阳晓瑜、陈利华、高丽秋、龚川、何海涛、贺强、胡姝婷、黄启华、黎安芝、黎琪、黎绍文、卢刚、罗于华等。对于广大资深军事爱好者,以及有意了解国防军事知识的青少年,本书不失为最有价值的科普读物。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通过阅读本书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