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书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指导书,依托教育部的统编教材,在不改变教材基本结构和框架的基础上,以阐述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为目的,以现实中的课堂教学过程为支撑,还原教学过程,并超越现实中已有的教学实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移动教学平台,做到线上线下有机和全面融合,力图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为同行的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经验,为学生理解课程的内在逻辑和基本原理提供帮助。

  本书的特点在于,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既突出理论的延展性和时代性,也强调与现实实践的结合,围绕课堂实际,设计了诸多操作性和可行性强的教学环节,如重点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知识扩展、播放视频、观看微课、课堂提问、举例说明、概念分析、要点简析、课前阅读、概括总结、观点解说、经典阅读、延伸阅读、知识检查等近二十种教学环节。围绕本课程目前教学中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模式,着重突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点,在课前、课中、课后,尤其是在课中,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和学生展开互动,在每个专题后都设计了课堂测验环节,及时掌握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把握度和兴趣点,做到应势施教。本书在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还把课程组前期录制的微课整合到教学之中,或作为翻转课堂的实验,或作为教学资料提供给学生课后观看,既丰富了教学环节,也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了生动的辅助材料。

  本书围绕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还强化了整体性的特点,每一讲以学时安排、教学目的、核心问题为先导,围绕重点、难点设计了若干专题,在每个专题的教学设计上都突出导入设计,既体现教学的灵活性,也做到承上启下,体现课程的内在逻辑和理论关联,最后安排了课外思考,并给学生提供了教学参考和阅读文献,便于学生课后深入自学。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恰逢党的十九大召开,课程组在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多次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集思广益,认真思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最新理论和课程的结合点,力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本书之中,贯彻到课堂教学之中。

  本书是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集体努力的成果,也是201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以微课为契机的我国高校教学模式变革研究”(项目编号:DIA150306)的研究成果之一。具体分工如下:第一讲,潘加军;第二讲,连冬花、王亚宁;第三讲,张祖辽;第四讲,章兴鸣、任俊;第五讲,冯皓、王现林;第六讲,贾淑品;第七讲,鞠连和、张云霞。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学院领导和各位专家教授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学校宣传部和卓越中心的各位专家也给予了宝贵的建议,在此一并感谢。

  

  编 者

  2018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