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28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同期增长9.9%。从总量上来看,我国货物贸易总额仍然占全球第一,但从增速来看,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仍有差距。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贸易的发展进入深水区,行业与时俱进、快速变化,外贸企业的用人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过硬的进出口核心技能和知识的大学毕业生从事贸易工作。为此,我们邀请了多位国际贸易领域的企业人士给予指导,联合职业学院中具有长期外贸实践经验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采用“情境导入、任务驱动”的先进教学理念,结合最新的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本书。

  本书与采用传统写作方式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相比具有以下特色。

1. 以贸易中的实际业务过程展开章节知识

  本书以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夏利进入北京裕丰进出口有限公司后主办的一笔真实的出口业务的经历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们可以跟着夏利一起学习,从而熟悉贸易的整个业务过程。章节内容是按照出口贸易的流程安排的,使得内容更系统、结构更合理、脉络更清晰。

2. 情境导入教学,突出职业能力

  本书引入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方式。情景导入中以职场新人夏利真实的业务经历及其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掌握相关知识点,并运用自己所学的业务知识,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实训项目练习,力争做到整章知识的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3. 知识阐述方式灵活,强调教学互动效果

  本书以启发式的情境导入教学方式来安排知识点,相关知识的介绍中穿插了“知识链接”和“想一想”等互动环节。这些互动环节,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授课时增强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 与时俱进,内容新颖

  在编写本书时,我们注意到2017年10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成为可自由使用的国际货币后,对贸易的促进发展作用和贸易中计价货币的币种选择问题,以及2018年4月20日后关检的合并所带来的业务的变更,并及时反映在教材中,力争做到内容新颖,与时俱进,避免内容陈旧。

  本书由李佩玲担任主编,郭佳、吴秀芳担任副主编。具体的编写分工为:李佩玲编写第一、二章,洪妍妍编写第三章,李佩玲和时小伟编写第四章,吴秀芳编写第五、六章,李佩玲和郭佳编写第七、八章,陈婷婷编写第九、十章。本书由李佩玲进行审核、修改并统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疏漏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