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早在2014年5月,习总书记就提出了“三个转变”,其中之一是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从宏观上来说,高质量发展涵盖经济增长质量、环境质量、教育质量、发展质量等方面,而微观质量主要涉及具体的组织、产品、服务和行业的发展质量。宏观质量与微观质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宏观质量引领微观质量发展,微观质量支撑宏观质量,全国的微观质量状况确定宏观质量水平。

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夯实质量基础,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都离不开标准、计量和合格评定。 标准、计量、合格评定(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NQI)。以ISO 9000族及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关标准为基础的质量认证是认证认可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认证是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

当初,ISO 9000系列标准的开始推行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在我国开展之时,恰逢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社会经济改革阶段。对改革开放初期缺乏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的我国大多数组织来说,ISO 9000系列标准所提供的这种成熟的概念和实践集合,无疑为我们简明有序地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水平基本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获得质量信任提供了捷径。因此ISO 9000系列标准在我国企业得以广泛应用。以ISO 9001及其衍生标准、规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事实上构成了我国各行各业质量管理的主流模式。

对于每一位正在或将要从事质量管理的工作者而言,既要清楚国家宏观层面的发展指导,更要立足于微观层面的工作。从宏观上看,目前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包括质量认证工作在内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认证认可事业方兴未艾。从微观上来说,不同的组织甚至行业,因为组织特点不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同,质量管理的内容也有很大差异。对于大多数组织而言,需要依据ISO 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以提升管理水平和有利于市场竞争; 对一些组织来说,其产品必须通过中国CCC强制性产品认证; 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国家推行服务产品认证以提升服务质量。而无论是管理体系认证、CCC认证,还是服务认证,都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认证已成为各类组织质量管理最为重要的管理基础工作之一。

本书正是适应国家宏观发展和组织微观管理的需要,以国际认证认可知识为背景,介绍我国认证认可制度的建立、发展和体系,我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服务认证及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等基础知识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认证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是将来和现在从事质量管理的工作者需要掌握的。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质量管理相关专业学生及有志成为质量管理领域领导者、管理者等相关人士而编著的,内容丰富(包括各类教辅资料); 所介绍的知识广泛适用于不同的组织,也适应学校教学和广大学生将来就业使用知识的需要。本书既自成体系,各篇章又可单独作为教材使用。其中上篇全面、概要地介绍了认证认可行业相关基础知识,包括第一章认证认可基础知识,第二章认证类别及标准规范,第三章中国认证认可法规和监管体系; 中篇是本书的重点,详细介绍了质量管理与认证实践方面的知识,其中第四章可以作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知识培训教材,第五章可用于贯标认证培训教材,第六章可用于内审员培训教材; 下篇第七章和第八章可分别用于CCC认证、服务认证培训教材。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质量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管理类、经济类及工业工程类专业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教材; 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师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作为各类组织开展各级质量培训的教材、各级主管的案头工作手册或质量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我们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引用了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著作、理论、方法、学术观点及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恕未逐一注明出处,在此向原作者表示真诚的歉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错误或疏漏之处也在所难免,恳请有关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

需要说明的是,认证认可是政策性、法规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业,相关的法规、规章、规则等随时会修订,广大学员在学会基本的方法后,可以随时到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会网站(www.cnca.gov.cn)上查询相关最新要求。

编者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