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 言
计算机是由程序驱动的,人工智能(AI)不过是一些特殊的算法。只要你有一些程
序设计语言的基础,跟随本书,你也能进入人工智能的世界,成为一个AI应用的开发者。
人工智能,火了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人工智能火了,一跃成为IT业内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如果读
者关注互联网圈子的话,应该会听说在2017年12月乌镇举办的第四届互联网大会上,
一众互联网大咖张口闭口都在谈人工智能,使得AI成了毫无疑问的最大风口。
例如,网易公司的CEO丁磊就表示,人工智能会成为每一个行业的标配。他认为,
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用到人工智能,并且建议每个企业的领导者都不要忽略人工智能对
自己所在领域的影响。
苹果公司的CEO蒂姆·库克也谈到人工智能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同时,他表示
并不担心机器会像人一样思考,但强调必须为技术注入人性,赋予技术应有的价值。
把“All in AI”作为口号的百度,其CEO李彦宏更是极为推崇人工智能。他的观点是,
人工智能不可能超越人类的能力,但是随着它的能力逐步逼近人类,就会开始一个行业
一个行业地去颠覆了。
还有一位不能不提的人,就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他的演讲中提到,
与其担心人工智能会带走很多就业机会,不如拥抱技术,解决新的问题。人工智能只会
让人的工作更有价值,更有尊严。
当然,小米的CEO雷军更是不忘在大会上直接做了个硬广告。他告诉与会嘉宾,小
米正在拥抱人工智能,在2018年小米手机将深度利用AI技术。
深入浅出Python 机器学习
II
此外,大名鼎鼎的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Coursera创始人吴恩达,更是人工智
能的坚定拥护者。他直言未来政府和企业会在人工智能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监管得力才能使AI发展得更好,企业领导者更应该将AI技术融入企业文化中,创造一
个AI支持下的未来。
国内的顶级学者也高度重视AI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老先生强调,AI是
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会产生什么我们很难预料,但一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同时他指出,未来人和机器应该和谐相处,我们可以把重复性的劳动交给人工智能,人
类去做更多有创造力的工作。
诸如此类,我们这里不一一列举了,但从上述这些大咖们的言论之中,人工智能的
火爆程度,已然是可见一斑了。
置身事外,还是投身其中
既然各路大咖都如此看好人工智能的前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一波浪潮呢?
前不久,我们的朋友圈几乎被同一种情绪刷屏,那就是对人工智能即将取代人类的
强烈担忧。各路自媒体不惜笔墨地渲染人工智能将逐步蚕食人类的就业机会,并且最终
取代人类统治世界,以此来博得大众的眼球,吸引粉丝的关注。
对于此,笔者的观点是:这简直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这种通过夸大其词误导大
众换取关注的方法是不可取的。纵观人类历史,发生过三次大的工业革命,而在这三次
革命当中,确实发生过短暂的对于人类就业的冲击。但是人类自起源以来,依靠强大的
适应能力一直存活到今天,并没有被任何机器或者别的物种所取代。相反地,我们的生
活质量还在不断提高,享受着新兴技术给我们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不过,尽管我们不必担心新的技术取代人类,但还是要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每次
大的技术革命带来的阶层转换与固化。比如距离我们最近的这一次信息技术蓬勃发展,
制造了一大批顶级富豪,如微软的比尔·盖茨、亚马逊的贝索斯,国内的李彦宏、马云、
马化腾、张朝阳、丁磊等。
如果说,在上一次互联网带来巨大机遇的时候,咱们年龄还小——有可能还在上中
学甚至小学,没能抓住这一波浪潮,那么这一波AI带来的机会就真的是“生逢其时”,
估计本书的读者朋友年龄段会相对集中在“80后”“90后”这一代,正是青春好年华,
体力和脑力都处在一个非常出色的阶段,可以说是完美地“遭遇”了这一千载难逢的好
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