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怎样写出好公文

怎样写出好公文这件事,如果放开让人去讲,能讲上三年

都不重样。石头不想搞那么复杂,毕竟,写一篇公文都用不了

这么久对吧?讲清楚写公文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就是把石头自己写公文时的步骤完整、直接地还原出来。

当接到一个写作任务之后,石头是怎么着手,一步步“整”

出一篇材料的呢?这是这篇序想开宗明义说到的问题。

开讲之前,先明确一下本书中公文的定义。如果我们在百

度中输入“公文”二字,得到的结果一般是:根据2012 年《党

政机关公文格式》等规定,公文包括命令、议案、决定、指示、

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等共15 种。

然而,石头在这本书里要讲的公文写作法,并不是讲怎么

写命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

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这些都是法定公文,也就是《党

政机关公文格式》明确规定的公文品种,因为法定,所以格式、

要求都非常固定,网上找个模板一套就完了,再费口舌实在是

P R E F A C E

VIII 秘书工作手记2:怎样写出好公文

浪费时间。

石头在这本书中说的公文,主要是指非法定公文,也就是《党政机关公

文格式》中并未规定,但又在党政机关日常工作中大量使用的文字材料,比

如领导讲话、主持词、工作报告、工作汇报、工作总结、述职报告、文件、

调研报告、经验介绍、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等等。此类公文有着与法定公

文迥然不同的特点:用量大,几乎天天都需要;篇幅长,动辄成千上万字;

要求高,领导特别关心关注;变化多,没有格式文本可以参考,等等。总

之,非法定公文比法定公文那种大路货难搞多了,我们平时也亲切地称这类

公文为“材料”“文稿”“稿子”。也就是说,石头在这本书中解析的“怎样

写公文”,本质上是“怎样写材料”“ 怎样写文稿”“ 怎样写稿子”。

石头每次写材料,主要步骤有七步:问,搜,搭,填,顺,亮,磨。

第一步,问。

问就是探寻背景。问领导、查通知,搞明白为什么要写这篇材料,是用

于推动工作,还是用于向上级汇报,还是仪式性表态。然后还要弄清楚这个

材料起草的背景是什么,领导有什么想法,当前的形势任务有哪些,上级的

部署要求是什么,行业有什么趋势和动态,涉及的工作内容有哪几块,等等。

关于怎么问才能搞清楚写材料的意图,请详细阅读本书的第四章。

第二步,搜。

搜就是搜集素材。搜自己的计算机,搜百度、知网,看本单位这几年有

没有类似材料,看外单位有没有相关材料,看网上有没有能启发思路的材料。

建个文件夹,把材料都放进去。好的篇章,整个拷下来,有启发的句子,也

摘录在文档里。完全程式化的材料就模仿改造一下,需要下功夫的个性化材

料,也要搞清楚大概的套路是什么。总之,素材搜得越多,自己写起来就越

能游刃有余,搜集素材的时间,甚至可以长于动笔时间。关于怎么搜方可手

握大量素材,请详细阅读本书的第二章、第三章。

第三步,搭。

搭就是搭框架。大概确定我这个材料分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大概写什

么观点,最好细化到二级标题。这时候标题还不一定要特别工整美观,美化

的工作我们可以放到后面再去做,但每一部分想表达的意思要基本明确。搭

前 言

怎样写出好公文 IX

标题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可以明晰逻辑关系,几个标题之间是平行关系还是

递进关系,一看就清楚了;二是可以少折腾,标题确定之后,我们就可以拿

着去找领导,让领导看看这个路子到底对不对。不然你全部写出来再推倒重

来,代价就大了。关于怎么搭才能形成公文合理框架,请详细阅读本书的第

四章。

第四步,填。

填就是填充内容。按照要素填充法,把之前收集素材中可用的材料填上

去,把每个段落的内容填上去。填充不是大段大段地复制粘贴各种素材,对

于可以模仿的素材,一定要调整一下说法,然后加上本部门本单位本地区的

实际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停,不要憋,有缺失的地方,需要补充素材

了,就回到“搜”的步骤中,继续补充,以最快的速度先组出一篇初(粗)

稿。这时候你有个靶子了,就知道怎么改了。千万不要想着毕其功于一役、

文不加点一气呵成,好材料都是改出来的。关于怎么填方可让材料内容丰满

翔实,请详细阅读本书的第五章。

第五步,顺。

顺其实就是初改。从头到尾梳理一遍,消灭文章里的硬伤。前面组出来

的初(粗)稿,混杂了各种来源的素材,必然有很多问题:逻辑不顺的问题,

重复的问题,语句错误的问题,篇幅失衡的问题,啰哩啰唆的问题,数据不

一致的问题,语言风格差异的问题,等等。这些都要在我们顺稿子的过程中

予以调整。顺完之后,一篇基本合格的稿子,就可以拿出手了。关于怎么顺,

怎么给材料去枝去蔓,请重点参考本书第七章。

第六步,亮。

亮就是给基本稿加料、增亮,有意识制造亮点。不少人写材料有一个误

区,觉得稿子里特别亮眼的话,都是灵光乍现写出来的。以石头的经验来看,

材料中特别精彩的地方,确实不乏灵光一现的神来之笔,但这个灵感是可遇

不可求的。就像说相声的人,包袱并不是他们现场想出来的,而是排练了无

数次,试验了无数次,验证了无数次,事先安排好的。基本稿拿出来之后,

要花很多的时间,放在加料和增亮上。之前,标题只是平铺直叙的观点,这

时就要用一套比较酷炫的标题来进行改造;语句比较平,我们就专门找典语、

X 秘书工作手记2:怎样写出好公文

找金句,加进去;内容有点空,我们就加数据、加故事,不断丰富细节。大

家一定要明白,领导看稿子的时候,其实根本没有精力,去字斟句酌,影响

他们判断的往往就是标题、开头、结尾和一两句亮眼的话,这也是我们着力

的重点和主攻方向。石头每次在加料上面会花很多的时间和心血,一句让人

心头一颤的话,能拯救无数篇平庸的稿子。关于怎么提亮,怎么给材料化妆

穿戴首饰,请重点参考本书第六章。

第七步,磨。

磨就是继续深入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改的次数越多,文章质量就越

高。尤其是对特别重要的稿子,你心里虽然觉得差不多了,但还是先收一收,

稳一稳,别急着交,隔一阵就拿出来从前到后通读一遍。石头的经验是,放

一放再改,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有的稿子即使改了十几遍,也从来没有一

次改无可改,每一次修改仍会有增有减,甚至到交稿前的几分钟,还能给一

两个字换个说法,删掉一些冗长的表述,有句话叫“文章不厌百回改”,确

是真理,稿子越改越好。关于怎么磨,让出自你手的公文无懈可击,请重点

参考本书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