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近十年来,肺癌的诊治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我们欣喜的发现,随着肺癌筛查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被发现,从而获得了早诊早治的机会;随着肺癌治疗手段日新月异,晚期病人的生存期正在逐渐延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带癌生存超过五年、十年的病人越来越多。如何为肺癌病人提供兼具通俗性、系统性、权威性,且能与日俱新的疾病知识,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肺癌诊疗技术快速迭代。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的更新为例,以前是每年只更新一版或者两版,而如今,一年内更新五、六版,甚至每两个月就更新一次。在此环境下,病人对于疾病科普知识的需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肺癌诊治的专业书籍并不少,但对于绝大多数病人,专业术语晦涩难懂,如果没有医学专业基础很难理解。做患者教育和科普活动,尤其是针对患者的科普,用患者听得懂的方式,一定要深入浅出,尤其是让一些不懂专业背景的家属能理解专业的医学内容。

病人的心理疏导对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深远,从病人初诊、确诊、治疗到日常护理的过程中,心理调适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心理支持不容忽视,提升患者和家属对于心理干预的重视,将疾病科普、心理支持作为辅助临床治疗的手段,从而帮助医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菠萝先生一直致力于肿瘤科普知识推广,在网络已有众多粉丝,相信他的这本介绍肺癌诊治的科普著作,对提升肺癌患者对肺癌规范化诊疗的认知,帮助肺癌患者树立科学治癌、乐观抗癌的观念,帮助肺癌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一读。

——陆舜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2018/6/25

我们身处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普教育能够打开认知世界的大门,增强人对新事物的理解能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重要的意义。

科技发展促进了医疗健康技术的日新月异,有很多过去被认为是绝症的病已经被攻克,可很多人的健康知识却没有及时更新。同时,随着社交平台和自媒体的兴起,公众接触到的很多“主流”医疗科普信息都出自非医疗从业者,可读性强、但科学性差。虚假医疗广告、微信朋友圈健康谣言层出不穷,老百姓无法有效分辨虚假信息,屡屡受骗。

我认为,医疗科普要抓眼球,更要精准与权威。只有负责任的科普,才能捍卫真理,终结谣言。

菠萝是我的清华学弟,也是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曾在跨国顶尖制药公司担任癌症新药开发部实验室负责人。他热爱科普、科研工作和公益事业,曾经写过两部畅销科普书:《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获得了很多行业奖项,也切实地帮助到了很多人。今天,我很高兴地把他的第三本著作《菠萝解密肺癌》推荐给大家,相信这本书会和前两本一样,通过提供严谨而又有温度、有趣味、可读性强的医疗科学知识,为癌症的患者、家属赋能,让治疗过程更轻松,为经历苦痛的生命带来蓬勃的希望。

——邓峰

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