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初首次面世以来,本教材已经使用整整五年了。感叹时光流逝之快,更感叹社会变革之大!这五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经巨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的五年;这五年,是会展业要素优化、创新驱动、国内外交流合作、改革成效突出的五年;这五年,更是会展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会展项目迭代、品牌推陈出新、纵深拓展,会展业广泛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黄金五年。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会展业,其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为推动会展项目创新注入新动能。如2015年10月,商务部牵头建立了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将展览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要全面深化展览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展览业发展。2016年《国务院关于第二批取消 152 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取消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进行审批的“地方负责的境内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办展项目审批”。同年年底,商务部印发《展览业统计监测报表制度》,规范、引导和推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诸多省市也加快出台了多项措施,推动会展产业融合升级、品牌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例如北京鼓励展览与会议融合,对于展会期间举办国际性行业年会或行业发展论坛,组织推广行业新技术、新产品,发布行业发展报告等活动,活动规模达到200人以上的展会,给予主办方不超过30万元奖励。上海市商务委编制出台《上海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打造国际会展之都作为构建“上海服务”品牌、加快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之一。
会展业标准化方面成绩斐然。制定并颁布《会展中心(会议中心)服务规范》《会展设计搭建服务规范》《商贸类展览会等级分类标准》《会议分类与术语》《会展业节能降耗工作规范》等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浙江、广西、山东、四川等省区也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地方性会展行业标准,为会展项目的科学管理和行稳致远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新技术、新材料等对于会展业的促动十分明显。突出表现为线上会展、智慧展会空前增长,双线(线上线下)会展、生态会展发展模式深入人心。“互联网+”作为推动会展业新一轮转型的外在动力,引发传统会展业持续性变革,推动会展模式和服务质量不断创新。自贸区建设加速为会展业提供国际化的新舞台,南京空港会展小镇全面开工建设,首提“会展+”发展理念。这一切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会展项目管理的纵深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在会展项目策划、组织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大胆承办了G20峰会(杭州)、2019年世界军人运动会(武汉)、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新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充分彰显中国办会办展能力,也充分展示了中国良好的大国形象以及各行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主场的品牌展会项目如博鳌论坛、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等市场日渐成熟,凸显中国会展品牌化的坚实脚步。成功举办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政党大会、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首届世界5G大会、伟大的变革——改革开放四十年展览等, 涵盖高新科技、党务、商业、社会等诸多领域,为全球会展业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世界经济低迷背景下燃起一盏明灯,为世界经济提振信心和各国责任行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会展业成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也已成为有识之士的普遍共识。
〖1〗〖2〗〖3〗会展项目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第二版)第2版前言〖3〗〖3〗〖2〗作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最为重要的综合性平台,2019年第126届中国进出口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到会采购商186 015人,来自21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采购商到会稳中向好,有效助力企业开拓更加多元化的国际市场,优化全球市场布局,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外贸朋友圈。出口成交总体平稳,外贸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累计出口成交2 070.9亿元(折合292.88亿美元)。在主办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等主场品牌展会之外,大力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内以及境外商品展览会等重大展会,同时,积极承办财富全球论坛,“读懂中国”首次走出北京,将于2019年10月底在广州举办,充分显示广东会展项目发展的创新活力。显然,作为国家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为粤港澳三地会展业发提供历史契机,全球“第一会展湾区”的会展业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战略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次修编总体思路是瘦身和精练。压缩教材的篇幅,重新梳理各章节段落关系,删除浅白文字段落,重新提炼相关内容,使其更加紧凑精练;删除陈旧过时并增补更为新近的素材、案例和中外文献,努力保持学术理论及研究方法的前沿性;同时,更新相关政策文件,广泛吸纳近五年会展业的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突出新时代中国各级政府对会展项目管理的开创性探索,使本书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感谢高克昌博士在展会信息化方面提供的宝贵见解与素材。感谢博士生郭祎、王明森等提供的部分新近论文检索工作。感谢全国各地高校使用单位,它们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对本教材的充分肯定和存在诸多问题的提醒,既增强了作者对本书修编的信心,使本人对此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适应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让此次修编有了更加明晰的定位和方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展业作为中国的新兴产业,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加速器和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其项目管理及发展,固然深受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但其以平台性、融合性和体验性等突出优势,终将克服重重困难,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值此本书二版付梓之际,衷心祝愿借助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中国会展业在下一个五年成长更加稳健和成熟!
江金波
2019年12月8日 于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