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当前,公债活动复杂多样,影响全面而深刻。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公债风险。从政府债券的发行到公债市场的波动,从显性公债的日益膨胀到隐性公债的潜在危机,从公债风险的产生到公债危机的爆发,这些公债活动的影响往往遍及一国和地区社会经济生活的角角落落,甚至会通过连锁反应而波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公债是一个世界各国都要积极面对的财政经济问题。

中国的公债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公债规模日益扩大,公债管理体系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完善。但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因地方政府举债行为不规范而导致的隐性债务规模增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发生,公债市场迫切地要求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予以规范。

公债经济学亦称公债论,是研究国家为平衡财政收支,运用债务方式取得财政收入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债可以分为公债与私债。公债与私债的不同之处在于债务人的性质。债务人若为公共部门,债就列为公债; 债务人为私人部门,债就列为私债。所以,所谓的公债就是公共部门的负债,它是某公共部门作为债务人,按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向另一经济主体承担一定行为义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公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债是指以公与私为分界线,把公共部门作为一个整体与私人部门发生债务和债权关系; 而狭义的公债是以政府与非政府为分界线,把政府部门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经济部门发生债务和债权关系,即把政府等同于公共部门,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从公债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公债是一国政府以国家信誉为担保,采取国家财政信用方式,向国内外筹集资金,包括内债和外债的一种特殊财政收入形式。

以往研究公债经济问题,是在财政学中加以论述的。随着公债规模的扩大,公债种类的增多,公债管理的复杂化,公债理论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公债经济学开始逐渐从财政学中分离出来。它一方面着重阐述公债的基本原理及演变趋势,另一方面探讨公债的种类、发行、流通、偿还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及规律。如今,公债经济学是一门横跨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的交叉学科,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及致力于公债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学者应该掌握的一门学问。

 本书吸收了中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尽全力收集最新数据,运用多种方法对公债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前人的成果和观点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启发和鼓舞,谨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