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从机械结构方面来说,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两大机构”和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起动系统“五大系统”组成。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现代汽车发动机结构的认知能力,对发动机各机构、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发动机的吊装、拆装、检修的操作能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遵循“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突出应用”的原则,在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前提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并能够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信息化技术。

本书主要的创新点和特色如下。

(1) 与企业专家共同设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与企业合作,从职业岗位和职业行动领域分析入手,确定教材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对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依据能力复杂程度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形成行动领域; 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确定学习领域,科学设计学习项目。

(2) 形式新颖。本书为新形态教材,含有150余个动画和微课视频,以二维码的形式标记在书中,方便大家观看。对于单个学习任务,是按照“任务引入—知识学习—任务实施—自我检测”的思路进行编写的,每一部分内容均配有动态资源。任务引入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知识学习中复杂零件的功用、结构或工作原理以三维动画的形式演示,知识点讲解配有微课; 任务实施中配有实践操作的视频; 自我检测中的测验习题以二维码的形式存在,可扫码做题。

(3) 内容先进。本书突凸了汽车发动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注重培养操作者的流程规范,提升学习者的素质能力,以贴合企业岗位需求。

(4) 资源丰富。本书内容图文并茂,动态资料覆盖全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使用本书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书由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张秋霞、厉超任主编,刘朋、赵连星、刘大诚、李萍、魏利博、冯耀、上海大众汽车淮安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赵云高、淮安市宏宇翔舜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陈镀华参编。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汪东明副教授给予了编写建议、修改意见,并进行了多次审稿,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的部分信息化资源由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景格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部分项目的实践验证得到了江苏汇田特约销售服务店和淮安润东汇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对各单位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