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国际著名应用语言学家肯? 海兰德(Ken Hyland)在其所著《学术用途英语:高级

资源全书》(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2006)一书的

前言中将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定义为“旨在帮助学习者以英语进

行学习或研究的英语教学活动(teaching English with the aim of assisting learners’ study

or research in that language)”。

最近十多年来,学术英语已然成为英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而在非英语

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中,学术英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研究生教育处于整个教育链

之最高端,尽管各高校对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表述有异,但都必然包含科学研究能力的

要求。“研究生”一词中的“研”字本义是“细磨与深入地探求”,非常清晰地突显了

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进行本专

业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阅读大量外语(主要是英语)文献,需要出国

访学或深造,需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研究生教育肩

负着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使命。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在研究生教育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通识英语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学术交流日益国际化的专业培养需求。

自2016 年起,南京师范大学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和“创建有国际影响力高水平大

学”的办学目标,在既有的分层教学改革基础上进行反复调研和论证,开始了新一轮

基于国际化学术能力提升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该教学改革首先在两个学院试

点,对其硕士研究生开设学术英语系列课程(包括“学术英语口语”“国际学术交流英

语”“学术英语写作”“学术英语翻译”等),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撰写英语论文、参与

英语学术讲座和国际学术会议的能力,使他们率先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2017 年,这

项教学改革逐步推广至更多学院,也得到校领导和校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通过改革,

我们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体系,所开设课程受到

试点学院研究生的认可和好评,也引起校内外同行的关注。有鉴于此,我们组建了长

总 序

ii

学术英语翻译 教程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for Academic Purposes

期从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实践并直接参与本轮教学改革的教师团队,认真总

结本轮教学改革中的教学经验,大量阅读国内外先进的学术英语论著,编写了本套研

究生学术英语教材,共四本。它们分别是:《学术英语口语教程》《国际学术交流英语》

《学术英语写作教程》和《学术英语翻译教程》。

《学术英语口语教程》旨在循序渐进、全面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学术英语口语能力,

培养学生参加学术会议、用英语做学术演讲的能力,从而提升其学术思维能力。

《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为主线,内容涉及国际学术会议的信息

来源、会议通讯、论文提交、经济资助、会议主持、演讲、讨论、会议海报和与专业

人士交谈等,选材具有时代性、规范性、全面性、知识性和启迪性,便于学生获取信

息和提高学术交流能力。

《学术英语写作教程》基于过程性写作理念,详细介绍学术写作之准备过程、写作

步骤及后续工作,帮助学生熟悉学术写作流程。该教材秉持学术英语写作文体的特殊

性,重点介绍学术论文写作的文体风格,以步骤和阶段思想介绍学术论文各部分内容

的写作要点和行文规范。同时,该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例句表达,供学生参考使用。

《学术英语翻译教程》着重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英汉学术语篇互译的基本理论与技

巧,培养学生英汉学术语篇差异意识,并在选例上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使其在学习

英汉互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时,夯实其专业英语知识,最终提高其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我校基于国际化学术能力提升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仍在路上;摆在读者面

前的这套学术英语系列教材必将助力这场教学改革。我们深知,改革没有尽头,有的

仅是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唯有不断改革方能让教育返璞归真。我们期待亲爱的读者

在使用本套教材的过程中提出宝贵建议,期待各位同仁在今后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

改革中结出累累硕果,期待全体研究生在这场教学改革中真正提升自己的国际学术交

流能力!

在本套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领导和外国语学院领导给予了

大力支持,清华大学出版社同仁也给我们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我们全体编者对他

们的帮助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南京师范大学 王永祥

2019 年2 月28 日于秦淮河畔小屋

随着21 世纪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大高校的国际交流项目越来越多,参加国际

交流活动的研究生也在逐年稳步增长。许多研究生尽管掌握了丰富的英语词汇和基本

的语法知识,但在学术语篇的翻译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许多问题,如对专业英语词汇和

术语的误解,缺乏有效的英汉语言转换技能,普遍存在双语“比照互译”现象,等等。

这些都限制了他们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本教材围绕英汉学术语

篇的比较与翻译,从篇章对比、例文评析和翻译训练等方面组织各章内容,以满足学

生提高学术英语翻译技能的需求。

本教材为研究生学术英语翻译教材,着眼于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学术语篇互译的

基本理论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英汉学术语篇差异意识,并在选例上特别注意与学生的

专业相结合,使其在学习英汉互译基本理论和技巧的同时,夯实其专业英语知识,并

最终提高国际学术英语交流能力。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 输入与输出相结合。以第一手的论文语料为依托,让学生进行对比、甄别及模

仿练习。

2. 立足实用,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帮助学生学习学术语篇翻译技能

的同时,普及其专业的英语知识,并了解许多其他学科知识,扩大科技英语词汇量,

拓展知识结构,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3. 结构完整,自成体系。本教材分为学术英语汉译篇和学术汉语英译篇两大部分,

分别介绍了学术英语的语言特征和汉译技巧、学术汉语的英译技巧以及学术语篇各模

块结构的英译。

本教材的编者是长期从事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教师,切实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

的实际需求和具体困难,并将体会和感受融入本教材的编写当中。本教材旨在培养学生

有效、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其研究型和发现型学术思维能力。

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领导和同仁的大力支

的实际需求和具体困难,并将体会和感受融入本教材的编写当中。本教材旨在培养学生

有效、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其研究型和发现型学术思维能力。

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领导和同仁的大力支

前 言

iv

学术英语翻译 教程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for Academic Purposes

持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的大力帮助;同时也参考并借鉴了许多学者在学术英语翻译

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此特表感谢。

由于本教材编者的经验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此恳请

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9 年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