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文件的精神,落实其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提升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我们联合相关企业组织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按照机制类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标准,参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中相关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合作开发了《机械制造技术》这本教材。
本书按照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特点,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从知识系统和技能系统两方面,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突出操作过程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围绕基本技能知识点的要求,进行理论知识筛选,减少理论阐述和烦琐计算,以机械加工典型零件为载体,以机械加工各工种技术为主线,将所需知识贯穿其中,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
本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1) 实用性强。教材避开烦琐的公式推导,重视理论的实际应用,将知识与技能穿插于典型零件加工的全过程,同时将车工与铣工两个常见的工种设置递进式学习方式,夯实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使学习者所学知识和技能与职业岗位相贴近。
(2) 学习性强。教材在力求图文并茂的同时针对每个项目的重点、难点附加了内容全面、结构系统的信息化资源,以改善课程标准不规范、实验实训教学条件不完善、行业信息不通畅等问题,为广大机械制造学习者提供丰富、灵活、多样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3) 注重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除了讲授每个项目的知识与技能,还设有与项目相关的拓展知识链接与拓展技能链接,通过训练培养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者的综合应用能力。
另外,本书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编写,书中一些实例就来自生产一线,使教材内容更加贴合工程实际。
本书共包括9个项目,分别是阶梯轴车削加工(车床加工基础)、榔头组件车削加工(车床加工进阶)、阶梯配合件车削加工(车床加工提高)、四方体铣削加工(铣床加工基础)、六方花螺母铣削加工(铣床加工进阶)、四方体刨削加工(刨床加工基础)、盖板孔系类零件的加工(钻床加工基础)、常用刀具的刃磨加工(刀具认识与磨削基础)、光轴类零件的磨削(磨床加工基础)。各项目内容安排科学,同时注重知识与技能的递进式学习,强化典型零件加工实例,实用性较强。本书在每个项目的开始部分提出项目要求,中间的内容部分不仅有针对本项目的知识与技能链接,还有与本项目相关的拓展知识或技能链接,结尾部分还附有针对性较强的习题,便于学生对本项目的进一步巩固和学习。全书参考教学时数为200学时。
本书由内蒙古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焦巍和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陈启渊任主编,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郭俊、刘月琴、赵春江任副主编,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闫妍参编。绪论由赵春江编写,项目1和项目2由焦巍编写,项目3由陈启渊编写,项目4和项目5由郭俊编写,项目6由闫妍编写,项目7、项目8和项目9由刘月琴编写。全书由焦巍、陈启渊统稿和定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相关资料和书籍,并得到呼和浩特众环(集团)有限公司张国斌及内蒙古纳顺集团王俊的指导,谨此对相关作者及人员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