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众所周知,民航领域一直是高风险的领域,安全是民航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客舱安全作为飞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民航整体安全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水平也大幅提升,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已经明显高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10年滚动值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7.05降到0.012,优于美国、欧盟等航空发达经济体。
但是与飞行安全相比较,客舱安全所取得的成效与民航快速发展的势头、与航空安全稳步提升的态势、与乘机旅客对客舱安全的期待和要求还不相适应。目前民航客舱安全形势发生了新变化,产生了新问题、新威胁。除去传统暴恐袭击、劫机、炸机等严重威胁仍持续存在外,扰乱行为、个人极端行为以及针对航空运输出现的新型犯罪方式层出不穷。航空安全员作为维护客舱安全的“第一人”,其防卫技能的高低、防卫理念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航空器内突发事件的处置效果与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对维护客舱秩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民航客舱防卫与控制是以法律为依据,以防卫技能为手段,运用徒手及防卫执勤器械对民航客舱内的违法人员实施防卫与控制的技能,是以制止不法行为、控制不法分子为目的技能,是民航安全员必须掌握的职业核心技能。鉴于此,本书从民航客舱安全的角度出发,对当前航空器内出现的各类暴力事件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找出客舱狭小空间控制暴力行为的特征,结合法律法规,编写了基础理论篇、徒手防卫与控制篇、执勤器械应用篇和实战运用篇,总共4篇、6个模块、21个教学项目、49个教学任务。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 系统性
本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遵循技能形成的原则与规律,将防卫知识、技能划分为基础理论、徒手防卫与控制、执勤器械应用和实战运用4篇。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组合,按照能力递进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民航安全员及其机组人员的客舱防卫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入了防卫技能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教学与训练的知识和方法,提升了本书的全面性和实用性,使学习者可以通过理论结合实际、技术学习结合训练方法,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二、 职业性
本书系统地加入了与民航客舱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了民航从业人员处置突发情况以法律为先的职业特性。同时,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均以航空安全员客舱内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防卫技术以扰乱行为到非法干扰行为的处置需求为依据,以客舱环境为背景选取内容、遵循职业程序和方法。每一篇章均采用真实案例导入知识、技能点,提升学生对职业的认知能力。学习者能够获得职业浸透式的学习感受。
三、 先进性
作为防卫类教材,本书首次采用项目和任务式的体例结构,明确了岗位任务,在体现职业特性的同时也凸显了教材的先进性和前沿性。本书除了提供与内容配套的图文外,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技术视频,提升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能力。同时,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加入了执勤器械的应用以及团组配合技术,引领了该行业的技术革新,体现了先进性。根据时代需求,本书加入了思政内容,对于培养民航人忠于祖国、忠于职业、甘于奉献、勇敢无畏的精神发挥了作用。
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党委以及安防科技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为配合专业建设,学校全力支持我们开发建设了与之相配套的数字资源课程,并已在学堂在线平台同步上线运行,现已完成4期开放课程授课,选课总人数已超过2万人,共有来自60多所高校、中小学及军警企事业单位的学员学习,既体现了教授专业课的价值,也起到了一定的科普作用。在线开放课程与本书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线上与线下的混合互补,使课程安保领域覆盖面更广泛,职业化特色更突出。在同类院校安保防卫与控制课程中属首创,具有领先水平。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浙江警官职业学院郏孙勇教授的亲临指导和技术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鉴于本书主要用于航空安全员及空乘人员的教学训练,未能一一注明所有引用者的姓名和论著的具体出处,特此说明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书各个模块的编写分工如下:模块1由何杏娜(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张银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指挥战术系)负责;模块2由翟东波(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崔同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负责;模块3由郭靖(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王体帅(北京政法职业学院)负责;模块4由翟东波、安学涛(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负责;模块5由陈小暾(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何杏娜负责;模块6由翟东波、陈小暾、郭靖负责。最后由翟东波、何杏娜负责统稿。教材图片拍摄及视频录制由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散打队学员配合编写人员共同完成。
本书在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安保防卫术》的基础上更新教学理念,重组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重新编写而成,课程主要面向安全保卫、民航空中安全保卫、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相关专业师生、安保及航空安保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和社会学习者。受编者理论和实践条件及水平所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及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编者
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