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近年来的新兴专业,最早源起于1993年上海交通大学开设的“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于2004年进入专业外目录,2012年被正式列入教育部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院校从首批开设的4所到如今的200余所,一大批青年学子进入高校从事文化产业专业的学习,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在文化产业的研究领域,文化部与高校共建了八大“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和深圳大学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体现了各院校不同的办学特色与培养方向,既注重文化产业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又注重实操性,体现出文化产业学科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互促进的特征。 

立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色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际需求,本书就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问题—“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策划与运营”展开讨论,旨在通过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策划和运营连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演。文化产业集聚区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表现形式,作为一个地理空间之上的产业、人才和政策的集合体,也可以表述为“文化产业园区”。据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园区数量达到2604家,汇集了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人才、创意、产业要素和政策资源,发挥了文化产业作为发展引擎的独特作用。因此,文化产业集聚区(园区)策划与运营的知识与管理流程,就构成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书在作者2012年出版的专著《文化产业集聚区策划与运营》的基础上,增补了近年来的实践经验与案例,从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与大趋势的角度,来审视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布局、模式、路径与成长机制;从策划、规划和运营等层面明确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与运营的内在逻辑,并结合具体实例总结了其背后的理论内涵,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实务操作策略。这种知识结构的布局,一方面旨在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旨在通过文化产业集聚区知识学习和实践的训练,培养学生有关策划、创意、规划、决策、组织实施以及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探索学习和研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方法论。

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明显的交叉性。“文化产业集聚区策划与运营”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产业经济、公共管理和广告营销等方面的通识基础。由于文化产业所具有的新兴产业特征,其实践创新日新月异,理论创发也因之而繁荣兴茂,因此,该课程相应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和更新也必然是一种常态。尽管作者近年来一直跟踪在文化产业规划与管理的实践一线,但由于国内外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要紧跟文化产业实践的步伐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之作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作  者  

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