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人创客 创为人人
少年强则国强。风靡全球的创客运动一开始就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
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像3D打印、智能机器、创意美食等融合了“高大上”
的最新科技和普通人可以操作的、方便快捷的东西,本身就有很强的吸引力,很多
青少年是被其吸引过来而不是被叫过来,这样自然意味着创客教育有很大的教育意
义;二是创客教育对教育的更大挑战是,让这些青少年真正地面对真实社会。在自
媒体的时代,信息传播的成本基本为零,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年龄段都可以分享
自己的创意,甚至这个创意还在雏形阶段,“未成形,先成名”。社交网络上的真诚
点赞和可能带来的潜在商机,让投身创客学习模式的青少年在锻炼动手能力和创新
思维的同时,找到了一个和社会直接对接的端口。
那么,一个好的创客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首先是“发现问题”,发现自
己和身边人的任何一个微小需求,哪怕它很“偏门”,比如一个用来检测紫外线强
度是否过强的帽子。但是根据“长尾理论”,有了互联网,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搜
索到这种小众的发明,然后为其付费。其次是“质感品位”,做一个有设计思维的
人,能够用设计师的方式去思考,当别人看到自己设计的东西时总有一种“工匠精
神”之感——确实花了很多心思去设计,真诚地为自己点赞。也可以在开始时就有
自己的品牌特色,比如设计一个商标或者统一外部特征。物像人一样,我们可以察
觉它们的不同个性,好的设计像一个富有个性的人一样有它的特色。通过欣赏好的
设计,并且去制造它,可以提高自己对质感的把握能力和对品位的理解能力,使自
己的创客作品能够超越“粗糙发明”的状态,成为一个精致的造物。再次是要能
够驾驭价值规律,可以从很多现成的套件入手,但是最终一定要能够驾驭原始材
料,如基础控制板、电子元器件、木头、塑料、铝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驾驭成
本。几乎没有小饭馆会采用从大酒店订餐然后再卖给自己的顾客的做法,因为它们
无法卖出大酒店的价格。同样,用现成套件搭建的作品也卖不出去,因为它的成本
太高,现成套件只是一个很好的入门途径。通过一步步的学习,最终学会了驾驭原
始材料,就能够实现物品的使用价值和成本之间的飞跃。就像我们用废旧物品制作
机器人一样,它仿佛在对你说:“谢谢你给予了我新的生命,原来我一文不值,现在
却成为大家眼里的明星。”而这种价值提升的过程也是创客特别引以为傲的地方。最
后就是“资源和限制”,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才能很好地寻找合作伙伴,
所有的创新都在有限资源和无限想象力之间“妥协”。通过了解物和人的资源及限制,
就可以驾驭自己无限的想象力了。你肯定会想:“哦,我明白了,创客就是对于任何
一个自己或者别人微小的需求都能够用有质感和品位的方式来满足,从中得到价值
上的提升,并且能够组建团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一群人。”那么我会回答:“嗯……
我也不太清楚,因为创客领域的所有答案都要你亲自动手去解决,你先去做,然后
告诉我,我说得对不对。”“那么,我要怎么做呢?”
“创客教育”系列丛书提供了充分选择的空间,里面琳琅满目的创客项目,总
有一款适合你。那么,亲爱的朋友,如果你现在能够对自己说,第一,我想学,而
且如果一时找不到老师,我愿意自学;第二,我想去做一个快乐、自由的创造者,
自己开心也能够帮助身边的人解决问题,那么你在思想上已经是一个很优秀的创客
了。试想,一个“人人创客、创为人人”的社会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认为一定是
一个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最愿意干的事,每个人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搭
档”的世界。我们说得到底对不对呢?请大家动动手,亲自验证吧!
丛书编委会
2020年2月
前
言
近年来,STEAM教育的风潮正劲,很多教育专家都极力推崇。STEAM教育能给
孩子的未来带来什么,其实是无法评估的。自古以来,教育就没有固定的范式,一直
都在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展。只要把STEAM教育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就绝对不会让
孩子成为“小白鼠”。STEAM教育应该作为传统单学科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而非替代。
在STEAM教育中,近些年特别火爆的创客教育被普遍看好,因为它更切合“信
息时代”“智能时代”的标签。当下,国内的创客教育应该算是“草莽时代”。普遍
的现状是:教育部门暂时没有出台课程标准及实施纲要,但少数省份已经先行;特
别是,很多的教师已经在自己玩“创客”,他们在以家庭创客空间的方式摸索未来
的创客教育之路;也涌现了众多的创客教育产品服务厂商;更可喜的是,在创客教
育的重要载体——开源硬件方面,已经有两块板子横空出世——掌控板、虚谷号,
围绕相关硬件开发的编程软件就更多了。
硬件和软件都不缺了,那未来就面临着谁来上课、使用什么教材的问题了。基
于目前的现状,未来的创客教师大部分都得从其他学科转型,他们可能没有计算
机、信息技术等专业教育背景。所以,一本通俗易懂、编排合理的教材是教师和
学生的福音。一年前,作者接触到了micro:bit 和微软为其开发的图形化编程软件
MakeCode,感觉到从入门门槛和技术成熟度方面都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创客教育。
但是,市面上相关书籍很少,比较全面系统地针对每一个功能和指令去讲解的更少。
于是,作者就想写一本能让教师轻松上课、学生轻松入门的教程。
本书中的课程主要基于micro:bit板载资源,以编程教学为主,学习者只要拥有
一块micro:bit板就可以开始学习,甚至没有micro:bit板也可以利用模拟器进行大
部分课程的学习。
感谢郑剑春老师的大力帮助!感谢中小学micro:bit教学群的朋友们的悉心指教!
希望本书为中国的创客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刘育红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