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序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膨胀的财富成为时代的符号之一,诸多一夜暴富的老板身后,不乏那些一脸凶相、戴着墨镜、身材魁梧的保镖,与这个身份相联系的则是讨债、威胁、暴力等,在并不久远的年代,这个职业在灯红酒绿中透着江湖的凶险。

面对暗潮涌动的私人保镖市场,保镖规范化问题仍未被提上日程,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又需要私人保镖服务,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这个听起来有些惊险刺激的职业,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比国内,西方发达国家的保镖行业已经相对成熟,纳入了法制管理的体制,在法规和行业自律方面都比较完善。发达国家对私人保镖业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他们对保镖的责任、义务、资格、武器使用等都有明确规定,而且保镖都要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并通过考试才能从业。

在中国,尽管市场上有很多年轻人凭借自己的胆量和经验从事着保护他人安全的工作,但普遍都拿着低廉的薪酬,完全听命于雇主的差遣;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以特卫、安全顾问等为名义的保镖公司。无论是个体还是公司,从专业水平到管理运营都还处于非常粗糙的初级阶段。目前,保镖行业的从业人员整体法律意识较为缺失,保镖机构的培训理念滞后。在中国,不管以何种名义从事保镖行业都只能采用普通公民具有的权益对第三方进行合法保护。如果培训机构和从业个体不熟知法律法规,不懂得通过科学、专业的方法去规避风险和控制风险,则很容易在执行任务中发生冲突和违法行为,导致增加自身风险的同时,也无力为委托人提供安全保障。

目前,中国许多保镖培训机构凭想象进行人员管理和培训,更有甚者将国外保镖培训科目照搬过来,不仅误导从业人员,也误导公众,让公众认为保镖就是四肢发达的“打手”。实际上,专业保镖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培训,拥有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提前识别潜在威胁,借用专业技巧和法律手段来实现风险规避和控制。他们有着极强的法律意识、丰富的危机处理经验及非常全面的职业素养。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要制定实施政治、国土、经济、社会、资源、网络等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政策,保障国家政权主权安全,防范化解经济安全风险,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向社会公众传播国家安全方面的知识,便于在短时间内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接触和了解到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特别是懂得如何依法履行自身的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职责和义务。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其中最重要的实践意义,就是要动员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中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其中提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也担任着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作为鲜为人知的中国私人保镖,不但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担负了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的政要、商人、文化领袖、科技巨子等人物的生命财产安全保卫任务。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写作此书希望能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一份微薄之力。通过本书,我诚愿能实现以下6个目标:

(1) 让想从事保镖行业的人员提前了解到保镖职业的真实属性,结合自身情况作出选择,避免进入误区及浪费宝贵时间。

(2) 让刚踏入保镖行业的人员能避开误区,正确地运用专业、科学、合法的方式实施勤务工作。

(3) 让有一定经验的保镖从业者纠正错误的勤务方法,以便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让工作更得心应手。

(4) 让被保护对象知道如何甄选专业保镖和如何配合保镖的工作,让安全工作实施得更完整化。

(5) 让读者借鉴保镖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来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6) 为我国相关管理部门规范“私人保镖管理条例”提供相应的依据。

刘小龙

202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