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光辉灿烂的管理智慧和博大精深的管理思想。同时,管理又是一门科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弗雷德里克?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经历了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理论丛林一直到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发展演进中产生了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进入到信息化社会后,管理理论与时俱进,又和互联网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系列崭新的管理思想。可以说,管理理论已基本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对管理实践起着巨大的指导和推进作用。本书正是在总结前人丰富的管理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实践热点难点问题,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吸收管理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集所有参编者的智慧编写而成。
本书以管理职能为主线,共分为十一章,涵盖了管理学概述、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沟通、创新等主要内容。每一章前面附有“教学目标”和“引导案例”,目的是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每章的学习重点;在每一章后面附有“综合训练题”,以便更好地运用管理学思维逻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书以“教师易教,学生易学,自修者易读,知识点易把握,能力提升有训练”为编写宗旨,系统地体现了管理知识、管理素养、管理能力的完整性,使抽象的管理理论更加鲜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在编写风格上更加简洁。本书从谋篇布局到语言阐述都力求简洁、平实,力争用有限的章节来高效、准确地阐述管理学知识体系,重点突出。
(2) 在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本书核心是以管理的七大职能作为主线,辅之以管理学概述、管理思想及其发展和管理原理,高度契合了本书的主题,逻辑更加紧密。
(3) 概念更加准确、清晰。概念是管理学的基础和管理思想的载体,概念准确性是一部教材成功的基础。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力求首先界定每个概念的准确含义,从而为理论阐释和学习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4) 案例更加充分,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全书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技能要求,设计了很多案例。开篇配有引导案例,章后配有分析案例。这些案例涉及的内容都是在管理实践中实际发生的成功或失败的典型事例,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是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支点,也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5) 每一章后的综合训练题更加丰富和具有针对性。全书的综合训练题有600多个,是对相应章节中的重要概念、知识点和理论的强化。学生可在学完每章内容之后,对照这些综合训练题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这也是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
本书编写大纲由佟国光教授和崔宏秀副教授共同拟订,并经参编教师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确定。各章的编写分工为:第一章、第五章、第八章由佟国光编写;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九章由崔宏秀编写;第十章由张晓辉、刘佳禄编写;第二章由李超编写;第三章由王美怡编写;第十一章由张慧敏、李京编写;最后由崔宏秀、佟国光对本书进行统稿和定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部分国内外学者的著作、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有些在书后的主要参考文献中列出,有的未能列出,在此谨向有关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管理学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实用性强,管理实践发展迅速,由于作者水平的局限,加之查阅研究资料和调查研究不够,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同行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在本教材的修订和再版时加以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