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战略视角下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第3版)》自2010年第一版出版以来,深得读者厚爱,2013年进行了再版,经过近十年的市场检验和应用检验,《战略视角下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第3版)》还在为人力资源研究者、管理咨询顾问和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价值,作为编著者深感荣幸。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这几年也有新的变化,遂决定进行再版,更正第2版表述不准确、有歧义或错误的内容,同时将部分章节进行拆分,并将部分内容进行补充,使之前后衔接更加顺畅,更容易上手实操。

《战略视角下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第3版)》在撰写框架上,没有按照通常的人力资源书籍从招聘、培训、薪酬、绩效、人力资源规划等次序入手,而是从管理咨询的角度进行内容编排,如图0-1所示。

培训

方法

提供个性

素质标准

能力依据

调资涨薪依据

培训依据

(业绩与能力)

提供分配方式

提供业务

素质标准

提供工作标准

业务依据

培训

制度

培训开发系统

素质

模型

素质

词典

素质定义

与描述

人才评价系统

测评管

理办法

考核

评价

考核

制度

考核

方法

KPI

指标

考核标准

业绩评价系统

课程

设置

课程

设置

标准

考试

认证

考试认证方法

依据职责确立

职位标准

职位

说明书

任职资格

标准

任职资格

等级制度

岗位定义系统

依据职

位职责

分层分

类,确

立晋升

途径

根据分层分

类确立各层

级标准

职业发展

计划

薪酬

制度

薪酬分配系统

薪酬等级

确定依据

(招聘

选人)

进入

(用人)

培训

(育人)

调配、

晋升

(留人)

价值分配

规划计划

人力资源规划系统

需实现的职能

制度的支撑关系

业务系统模块

业务流程顺序

与职能配套的制度

和规则

234561

图0-1 从咨询的角度组织内容

《战略视角下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第3版)》共分12章,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章,人力资源审计;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第四章,组织结构设计;第五章,工作分析;第六章,岗位设计与评价资源管理;第七章,薪酬激励体系;第八章,绩效管理;第九章,招聘管理;第十章,培训体系;第十一章,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第十二章,能力素质模型设计。

《战略视角下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第3版)》偏重于实务操作,理论部分只限于介绍,期望能使研究者获得一个宏观的逻辑框架,能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人力资源管理,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与企业战略高度匹配,以及在实务操作中的具体实施流程、工具、模型和方法。同时,《战略视角下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第3版)》还从实际操作层面阐述了相应的“延伸阅读”内容,融会了大量丰富、实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表单等供读者参考使用,下载地址:http://www.tup.com.cn或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

为使《战略视角下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第3版)》中的理论与实践能有效地融合,在撰写时力求体现如下特点:

1. 每一章节开篇提出本章节可以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使读者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寻求自己关心的问题。

2. 每一章撰写时都遵循提出问题、理论支撑、工具、方法和模型、操作流程和步骤、案例附录。

3. 书中的很多图表都是作者在实务操作过程中思考的结晶,以图说话,辅助相关理论。

4. 书中的很多工具与模型不仅进行相关介绍,而且将操作步骤呈现给读者。

5. 对比较松散的理论,力求用附录案例进行解决,使读者在实务操作有所参考。

《战略视角下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第3版)》的阅读对象是企业管理者、管理咨询人员、大中专学生、管理学研究员、人力资源培训讲师等。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企业的管理者和管理咨询从业人员智慧的结晶,要想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就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诸多模块充分了解、熟练运用,并在实务操作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

时间仓促,其中谬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原谅,也请您不吝赐教!

2022年1月

于后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