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5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自此,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在当前中国社会步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创新创业教育也随之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长,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2017年2月16日,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新生可以申请保留入学资格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入学后也可以申请休学创业。参加创新创业等活动以及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授权等与专业学习、学业要求相关的经历、成果,可以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鼓励学校建立创新创业档案、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休学创业的学生,可以单独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并简化休学批准程序,突出对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伴随国务院、教育部等一系列创新创业规定的出台,全国上下,尤其是各大高校普遍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进课堂、入学分、邀专家、办讲座、搞大赛、促创业的活动;建起了大学生创新俱乐部、创业项目孵化园等机构和拓展平台,极大地推动了全国创新创业工作的蓬勃开展。创业是一条艰辛的道路,只有让目光看得更远,让创业的资源和能力准备得更充分,才能在“被释放的精灵”来敲门时,多一些睿智的选择。
为了满足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工作需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效果,根据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际,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为目的,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吸取了最新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吸收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经验,并参考了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经验,力图编写一本内容体系新颖、职业教育理念突出、教学流程清晰、实用性较强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
本书由哈尔滨金融学院刘俊贤担任主编,刘雅晶、张海霞担任副主编,高杨、徐天姿担任参编。具体分工如下: 徐天姿撰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刘俊贤撰写第四章、第五章、第十二章; 张海霞撰写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高杨撰写第九章、第十三章; 刘雅晶撰写第十章、第十一章。本书既可作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方面的通识教育教材,又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相关教职人员的参考书,同时适合正在确立自己人生规划,有志于提高自己创业能力的广大青年朋友阅读。
本书编写者均为多年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部分成员曾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期望本书能为当代大学生和青年人的职业选择和素质提升提供启迪和帮助。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错漏之处,恳请读者和学界同仁给予指正。
编者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