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文化正在全面、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式和习惯,计算机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为世界展现出了五光十色的美好景象。时下,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大数据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移动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正引领着我们进入信息社会的海洋。计算机这一人类文明进步的“助推器”已不再仅仅是一种工具,计算机应用已成为人们最主流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毋庸置疑,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机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金课”是新时代中国高校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课程。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成为现阶段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是金课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材以及课程教学,将提升教学效果,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先修课程,将更加系统、深入地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能。全书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式进行编写,内容包括: 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10操作系统、Word 2016文字处理、Excel 2016电子表格、PowerPoint 2016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及安全。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融入新的教学技术——增强现实技术(AR)。相较于扁平化的课件而言,基于AR的3D课件可以更贴近真实视觉效果,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视角,使得学习者不再局限于某个单一维度。除了视觉上的立体化,基于AR的3D课件还融合了文字、语音、视频等各种多媒体元素,使得整个教学内容跃然而出,教学内容整体多维度、立体化展现。在微型计算机组成部分扫描有AR图标的图片,可查看硬件三维构成。
(2) 引入微课。127个微课视频贯穿全书任务实现,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视频学习,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实现翻转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3) 本书遵循“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模式,以“任务展示、支撑知识、任务实施、课后扩展练习”为主线,串联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4) 本书考虑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特点,教学内容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遵循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精细、深入、实用、简洁”的宗旨,按照“基础优先、实用为主、授人以渔”的原则精心编写。在理论方面,做到深入浅出、讲解细致,加强整个理论体系的系统性; 在实践方面,挑选一些具体操作中常用的实例和经常遇到的问题,步骤简洁、清晰,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采取“课程+证书”的编写方案,即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参加考试可以获取计算机一级证书。
(5) 本书注重“通识性教学内容”与“特殊性教学内容”的协调配置,体现出新编教材对不同专业既有“统一性”要求,又有选择上的“灵活性”和“差异性”,尽量满足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如认识与选购个人计算机、Windows 10操作系统、Word 2016字处理、Excel 2016电子表格、PowerPoint 2016演示文稿、网络等体现为“通用性教学内容”,适应大多数专业教学需要; 任务实施、扩展练习部分体现为“特殊性教学内容”,适应更深层次的学习或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
本书可作为大学本、专科(高职)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必修教材,也可作为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建议安排60~78学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取舍。为了方便教师教学,本书配有电子教学课件及相关资源,有需要的教师请致电本教材发行商联系索取。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参考资料,并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本书知识面较广,要将众多的知识很好地贯穿起来,难度较大,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为便于以后对教材进行修订,恳请专家、教师及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