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创办于1997年8月,是一所公

办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秉承“伴学生成长,享教育快乐”

的办学理念,明确 “营造师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的办学

目标,构建“卓越教育”模式,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经过多年探索,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形成了课题引领、课程支

撑、活动推进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如果说课程是促进学生成长、老师发展的生命源泉,那

么创新课程应该给予师生什么营养?这就要回到学校的办学

理念、核心文化上,最终要培养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我们

认为,学校应该围绕创新文化、特色发展,从科技发展角度

及学生差异需求出发,整合国家课程资源,力求推进国家课

程的校本化实施;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开发相应的特色创新

课程,引领师生卓越发展,适应社会对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

的需求。

以“科技发明”为抓手,学校建立了“智慧之门”课程体系,

包括编程课程、科技发明课程、开源硬件课程、物联网课程等。

学校通过综合实践课,采用大班化教学,向全体学生普及课

程知识;通过校本课程,采用走班式教学,面向部分学生高

VI

规格引领。

课程实施,教材是基础。为承载学校编程教育开展、开

源硬件普及、物联网学习、人工智能体验,推进学校科技发

明活动的实施,将无形的创新理念、方法、思维方式转化为

有形的课程资源,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本书。

本书是作者团队践行科技创新教育的一次探索,是基于

课堂教学实施总结的经验成果,由于时间、器材等约束,编

写难免粗疏浅陋,敬请同行批评指正。在落地科技创新教育

的过程中,我们也将不断探索,在理论上提升,在实践中创新,

通过科技创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编者

2020年3月